混业经营视域下的最后贷款人制度探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1 混业经营视域下的最后贷款人制度概论 | 第10-14页 |
·混业经营述评 | 第10-12页 |
·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 第10-11页 |
·不同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 第11-12页 |
·最后贷款人制度述评 | 第12-14页 |
·传统最后贷款人理论 | 第12-13页 |
·现代最后贷款人理论 | 第13-14页 |
2 国外混业经营下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分析 | 第14-18页 |
·国外混业经营之发展与模式选择 | 第14-16页 |
·美国混业经营的发展与模式选择 | 第14-15页 |
·英国混业经营的发展与模式选择 | 第15页 |
·德国混业经营的发展与模式选择 | 第15-16页 |
·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之发展与实践 | 第16-18页 |
·美国最后贷款人制度之发展与实践 | 第16页 |
·英国最后贷款人制度之发展与实践 | 第16-17页 |
·日本最后贷款人制度之发展与实践 | 第17-18页 |
·国外混业经营与最后贷款人制度之关系 | 第18页 |
3 混业经营视域下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18-29页 |
·我国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组织形式 | 第19-21页 |
·我国金融业组织形式发展的演变历程 | 第19-20页 |
·我国金融业组织形式的现状和问题 | 第20-21页 |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21-23页 |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特点 | 第21-23页 |
·混业经营与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之问的关系 | 第23页 |
·混业经营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影响 | 第23-29页 |
·对最后贷款人主体的影响 | 第23-26页 |
·对最后贷款人救助对象的影响 | 第26-28页 |
·对最后贷款人救助条件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混业经营视域下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完善 | 第29-37页 |
·基础性市场条件的完善 | 第29-32页 |
·金融机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 | 第29-30页 |
·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 | 第30-31页 |
·社会公众:确立风险意识 | 第31-32页 |
·中央银行:增强独立性 | 第32页 |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32-35页 |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监管 | 第32-33页 |
·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 第33-34页 |
·完善强制性市场退出机制 | 第34页 |
·完善防火墙制度 | 第34-35页 |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塑造 | 第35-37页 |
·设立危机救助委员会 | 第35页 |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新型构思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