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体中微量元素As、Cu的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纯净钢概述 | 第10-11页 |
·痕量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第11-12页 |
·钢中砷的来源及对钢的性能影响 | 第12-18页 |
·钢中砷的来源 | 第12-14页 |
·砷对钢性能的影响效果 | 第14-18页 |
·砷在冶炼过程中脱除的机理及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砷在铁液中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冶炼过程脱砷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钢中铜的来源及铜对钢的影响 | 第22-24页 |
·钢中铜的主要来源 | 第23页 |
·铜对钢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国内外脱铜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铵盐法 | 第24-25页 |
·真空脱铜法 | 第25页 |
·真空氧脱碳脱铜法 | 第25-26页 |
·铝液脱铜法 | 第26页 |
·气固相反应法 | 第26-27页 |
·熔体过滤法 | 第27-29页 |
·渣化法脱铜 | 第29页 |
·电场作用下钢液脱铜 | 第29-30页 |
·硫化渣法 | 第30-31页 |
·镍铁合金的用途及其质量要求 | 第31-33页 |
·镍铁合金主要用途 | 第31-32页 |
·镍铁合金质量要求 | 第32-3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第35-46页 |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案 | 第35-36页 |
·脱砷实验材料 | 第35页 |
·脱铜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研究方案 | 第36-37页 |
·脱砷研究 | 第36-37页 |
·脱铜研究 | 第37页 |
·实验流程 | 第37-38页 |
·实验设备 | 第38-46页 |
·高温加热炉 | 第38-40页 |
·金属原位分析仪 | 第40-43页 |
·ONH-2000 氧氮氢分析 | 第43-46页 |
第三章 脱砷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66页 |
·渣系对钢中砷去除的影响 | 第46-48页 |
·脱砷剂对钢中砷去除的影响 | 第48-53页 |
·不同脱砷剂对钢中砷去除的影响 | 第48-50页 |
·Ca-Si 脱砷剂加入量对脱砷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Ca-Fe 脱砷剂加入量对脱砷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钢液脱砷工业试验 | 第53-57页 |
·进行脱砷工业实验的原因和目的 | 第53页 |
·试验过程以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添加剂加入量对脱砷效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钢中主要元素对砷去除的影响 | 第59-63页 |
·钢中碳含量对砷去除的影响 | 第59-60页 |
·钢中氧含量对砷去除的影响 | 第60-61页 |
·钢中硫含量对砷去除的影响 | 第61-63页 |
·高砷含量钢脱砷研究 | 第63-66页 |
第四章 脱铜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85页 |
·脱铜剂的添加量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66-72页 |
·碳含量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实验温度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3-75页 |
·铜的初始含量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5-77页 |
·合金中镍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7-78页 |
·熔渣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8-83页 |
·熔渣加入量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78-80页 |
·熔渣碱度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80-82页 |
·熔渣氧化性对脱铜效果的影响 | 第82-83页 |
·镍损的影响因素 | 第83-85页 |
·FeS 加入量对镍损的影响 | 第83页 |
·熔渣碱度及氧化性对镍损的影响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7页 |
·脱砷实验 | 第85页 |
·脱铜实验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