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概念界定第10-12页
     ·职业倦怠第10-11页
     ·社会支持第11-12页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第12-14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研究第12页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第12-14页
     ·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的开发第14页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第14-16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第15页
     ·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研制第15-16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第16页
   ·社会支持的已有研究第16-18页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6-17页
     ·社会支持的来源第17页
     ·教师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第17-18页
   ·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第18-19页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9-20页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20-23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理论意义第20页
     ·实践意义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研究对象第21页
     ·研究工具第21页
     ·统计方法第21页
     ·研究假设第21-23页
3 结果第23-30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征第23页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的总体特征第23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第23-27页
     ·性别的差异比较第23-24页
     ·年龄的差异比较第24页
     ·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比较第24-25页
     ·是否班主任的差异比较第25页
     ·担任主副课的差异比较第25-26页
     ·职称的差异比较第26-27页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第27-29页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第29-30页
4 分析与讨论第30-36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分析第30页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分析第30-31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第31-34页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第34-36页
5 结论及建议第36-39页
   ·本研究的结论第36页
   ·建议第36-38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 1第41-43页
附录 2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大连市三所幼儿园的现状调查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下的蒙古语授课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鄂尔多斯市蒙古语授课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