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从国内外教育观的变化看情感教育 | 第10页 |
·情感关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11页 |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1页 |
·一致性范式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数学教育中的情感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 第19-20页 |
·一致性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美国课程一致性研究 | 第20-22页 |
·一致性研究总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布鲁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 第23-24页 |
·豪恩斯坦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 第24-25页 |
·卢家楣课堂教学情感目标分类框架 | 第25-26页 |
·本研究数学学习情感的分类 | 第26-29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9-31页 |
·教学与数学教学 | 第29页 |
·数学学习情感 | 第29页 |
·一致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34页 |
·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确立 | 第32-33页 |
·问卷及二维分析表的制定 | 第33-34页 |
第五章 一致性P值数据统计分析 | 第34-61页 |
·编码及其说明 | 第34页 |
·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水平与教师评估水平总体一致性P值情况 | 第34-42页 |
·各维度上一致性P值分析 | 第42-59页 |
·情绪一致性P值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态度与意志一致性P值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兴趣与动机一致性P值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信念一致性P值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影响各维度一致性P值因素的情况分析 | 第47-55页 |
·教师与学生关于数学信念一致性的质性分析 | 第55-59页 |
·一致性水平高低的描述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水平与教师对之评估水平的一致性整体较高 | 第61页 |
·情绪维度一致性水平最高 | 第61页 |
·教师自身因素对所测一致性水平有影响 | 第61-62页 |
·学校类型和班级类型对所测一致性水平有影响 | 第62页 |
·建议 | 第62-63页 |
·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 | 第62页 |
·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态度与意志的培养 | 第62页 |
·教师应注重自身数学情感水平的提升 | 第62-63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水平调查表(教师) | 第66-67页 |
附录B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水平调查表(学生)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