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论文中图清单 | 第7页 |
论文中表清单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问题提出的途径 | 第14-15页 |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研究初中生异中求同方法提出生物学可研究问题思维过程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研究初中生异中求同方法提出生物学可研究问题思维过程的现实依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及整体设计 | 第24-31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设计思路 | 第26-31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31-73页 |
第一节 研究初中生异中求同方法提出生物学可研究问题思维过程的总体设计 | 第31-38页 |
第二节 研究初中生异中求同方法提出生物学可研究问题思维过程中障碍的总体设计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生物学知识材料的编制 | 第41-56页 |
第四节 提出生物学可研究问题思维过程的实施与分析 | 第56-7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3-8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3-82页 |
第二节 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 第82-83页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