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PISA阅读测试及其对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一、引言第12-18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2. 实践意义第14页
 (三)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 文献法第16页
  2. 比较法第16页
  3. 个案分析法第16-17页
  4. 访谈法第17页
  5. 问卷法第17-18页
二、研究概述第18-26页
 (一) 阅读教学的概念第18页
 (二) PISA阅读测试的概念、框架和方式第18-26页
  1. PISA测试介绍第18-21页
  2. PISA测试对阅读素养的界定第21页
  3. PISA测试阅读素养测试的评价框架第21-22页
  4. PISA测试对阅读素养的测评方式第22-24页
  5. 关于背景的问卷调查第24-26页
三、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第26-34页
 (一) 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取得的成绩第26-31页
  1. 我国中学生学生阅读状况第26-28页
  2. 上海2009年PISA阅读测试夺冠的经验第28-31页
 (二) 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1. 阅读结构单一,课内的工具性阅读居多第32页
  2. 阅读主体意识淡薄,信息检索和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第32页
  3. 阅读思维狭隘,缺乏“批判创新”的阅读意识第32-33页
  4. 阅读评价方式陈旧,评价标准单一第33-34页
四、PISA阅读测试对阅读教学的借鉴意义第34-45页
 (一) 以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第34-35页
  1. 树立“生本”的阅读课程理念第34页
  2. 将阅读策略的教学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教学活动第34-35页
 (二) 加强对阅读元策略的指导第35-36页
  1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目标第35页
  2. 阅读时善于自我提问第35页
  3. 适时调节阅读状况第35-36页
  4. 自评阅读的效果第36页
 (三) 留给学生质疑和想象的阅读空间第36-37页
  1. 在人物语言空白处构建想象空间第36页
  2. 在人物心理活动的空白处构建想象空间第36-37页
  3. 在人物行为的空白处构建想象空间第37页
  4. 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建构想象空间第37页
 (四) 开展以兴趣为本位的个性化阅读第37-38页
  1. 将阅读材料的选择权还给学生第37-38页
  2. 加强对学生课外扩展阅读的策略指导第38页
  3. 建立学校——家庭协作的阅读教学模式第38页
 (五) 丰富学生阅读的课程资源第38-40页
  1. 增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第39页
  2. 丰富阅读课程实施的方式第39-40页
  3. 丰富课程资源的载体第40页
 (六) 深化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第40-41页
  1. 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学校的资源条件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第40-41页
  2. 以阅读单元的形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第41页
  3. 合理开发与利用地区优势资源第41页
 (七) 树立“为学习而评价”的评价理念第41-45页
  1. 重阅读素养的考察,淡化考察的甄别、选拔意味第42页
  2. 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第42-43页
  3. 建构严密的阅读评价体系第43-44页
  4. 开展对学生学业成长的跟踪调查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的启示--以人教社1996年版《经济常识》和2004年版《经济生活》为例
下一篇:恩施州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