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一、我国近几年矿难和法律责任追究概况 | 第13-17页 |
| (一) 我国近几年矿难概况 | 第13-15页 |
| 1. 我国近几年矿难的现状 | 第13-14页 |
| 2. 我国近几年矿难的特征 | 第14-15页 |
| 3. 我国近几年矿难的危害性 | 第15页 |
| (二) 我国近几年矿难法律责任追究概况 | 第15-17页 |
| 二、矿难中监督过失的基础理论 | 第17-29页 |
| (一) 矿难与监督过失的关系 | 第17-18页 |
| (二) 监督过失的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18-20页 |
| 1. 监督过失的概念 | 第18-19页 |
| 2. 监督过失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19-20页 |
| (三) 监督过失的构造 | 第20-26页 |
| 1. 监督过失构造的几种观点 | 第20-21页 |
| 2. 监督过失注意义务 | 第21-24页 |
| 3. 监督过失注意能力 | 第24-26页 |
| (四) 监督过失的归责根据 | 第26-29页 |
| 1.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26-27页 |
| 2. 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判断 | 第27-29页 |
| 三、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依据 | 第29-35页 |
| (一) 法律依据 | 第29-31页 |
| 1. 法律对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9-30页 |
| 2.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30-31页 |
| (二) 理论依据 | 第31-35页 |
| 四、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的法理分析 | 第35-45页 |
| (一) 矿难中监督过失的主体 | 第35-40页 |
| 1. 矿难中监督过失主体的范围 | 第35-38页 |
| 2. 矿难中监督过失主体的认定 | 第38-40页 |
| (二) 矿难中监督过失的因素 | 第40-41页 |
| 1. 监督过失的认识因素 | 第40-41页 |
| 2. 监督过失的意志因素 | 第41页 |
| (三) 矿难中监督过失的实行行为和危害结果 | 第41-45页 |
| 1. 监督过失的实行行为 | 第41-43页 |
| 2. 监督过失的危害结果 | 第43-45页 |
| 五、我国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追究存在的缺陷和完善 | 第45-55页 |
| (一) 我国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追究存在的缺陷 | 第45-49页 |
| 1. 立法上存在的缺陷 | 第45-47页 |
| 2. 司法上存在的缺陷 | 第47-49页 |
| (二) 我国矿难中监督过失刑事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 第49-55页 |
| 1. 立法完善建议 | 第49-51页 |
| 2. 司法追究机制的完善 | 第51-55页 |
|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