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20页
   ·术语的界定第20-23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3-24页
第2章 民间故事的生成第24-48页
   ·民间故事的生成要素第24-35页
     ·讲述者:民间故事的生成主体第24-27页
     ·讲述情境:民间故事的生成语境第27-31页
     ·听众:民间故事的潜在生成者第31-35页
   ·民间故事的生成动因第35-41页
     ·对美的追寻是民间故事生成的重要推力第36-38页
     ·民间故事的功能促进民间故事生成第38-41页
   ·民间故事的生成过程第41-48页
     ·作为讲述者的个体追求第41-44页
     ·作为故事传承的群体追求第44-48页
第3章 民间故事的接受第48-76页
   ·民间故事文本再认识的可能性第48-54页
     ·接受理论对民间故事接受研究的启示第49-52页
     ·民间故事接受研究的心理学依据第52-54页
   ·听众与读者:民间故事的接受主体第54-61页
     ·民间故事接受群体的构成第54-56页
     ·接受主体与民间故事意义的生成第56-61页
   ·故事文本:民间故事的接受对象第61-67页
     ·民间故事文本对接受的限制第61-65页
     ·民间故事文本的多层次结构第65-67页
   ·民间故事的接受过程第67-76页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对故事接受的影响第67-71页
     ·接受者与文本的互动第71-76页
第4章 民间故事接受对生成的意义第76-102页
   ·生产消费关系中的民间故事生成与接受第76-82页
     ·民间故事消费使民间故事生成价值得以实现第76-78页
     ·民间故事消费对民间故事生成的影响第78-82页
   ·接受者对于民间故事的生成的影响作用第82-88页
     ·讲述者对接受者的追随第83-85页
     ·接受者的预期对民间故事生成提出具体要求第85-88页
   ·文本接受对于民间故事生成的作用第88-102页
     ·文本的多层次语言结构为民间故事生成提供空间第88-96页
     ·民间故事文本的召唤性结构引导接受者进行再创作第96-102页
余论:从接受的视角探寻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生成的途径第10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曹植文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从革命到发展--现实性原则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