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4-16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创新点第16-20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第16-17页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18-2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0-22页
第2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和环境分析第22-34页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沿革第22-24页
     ·863计划跟踪阶段的历史和特点第22-23页
     ·863计划跨越阶段的历史和特点第23-24页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境的变化第24-26页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第24-25页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第25-26页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第26-33页
     ·计划成果如何向产业有效扩散第26-27页
     ·企业怎样有效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第27-28页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第28-30页
     ·科技经费的法律监管第30-31页
     ·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第31-3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3-34页
第3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第34-54页
   ·概述第34-36页
     ·计划科学定位的必要性第34-35页
     ·计划定位在国际范围内的争论第35-36页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第36页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理论分析第36-45页
     ·高技术产业化链条第36-38页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的状况及原因第38-41页
     ·矫正市场失灵的不同政策选择第41-43页
     ·理论定位:共性技术研发第43-45页
   ·发达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第45-49页
     ·美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第45-47页
     ·日本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第47-48页
     ·欧盟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第48-49页
     ·西方共识:定位于共性技术第49页
   ·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的设想第49-52页
     ·新定位: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第49-51页
     ·重新定位之后可能产生的问题第51-5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4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成果扩散第54-81页
   ·概述第54-56页
     ·成果扩散问题的复杂性第54-55页
     ·系统解决成果扩散问题的必要性第55页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第55-56页
   ·国家科技营销理念第56-68页
     ·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的基础第56-58页
     ·国家科技营销的基本思想第58-61页
     ·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管理高技术研发计划第61-64页
     ·组建科技营销组织,履行科技营销各项职能第64-67页
     ·国家营销与企业营销的区别第67-68页
   ·发达国家或地区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第68-73页
     ·美国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第68-70页
     ·日本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第70-71页
     ·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做法第71-72页
     ·境外成功经验的总结第72-73页
   ·我国促进成果转化做法的分析第73-77页
     ·国内高科技成果转化概况第73页
     ·国内科技成果的营销渠道第73-75页
     ·国内科技成果的促销措施第75-76页
     ·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不足第76-77页
   ·在我国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的设想第77-79页
     ·科技计划管理部门组建科技营销组织第77-78页
     ·以商业计划为中心选择管理项目第78-7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5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企业参与第81-100页
   ·概述第81-83页
     ·企业参与问题的实质第81-82页
     ·影响企业参与的多因素性第82-83页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第83页
   ·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影响因素第83-88页
     ·企业实验室第83-86页
     ·企业商业模式第86-87页
     ·企业创新文化第87-88页
   ·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计划情况的考察第88-92页
     ·美国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第88-89页
     ·日本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第89-91页
     ·欧盟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第91页
     ·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总结第91-92页
   ·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变迁第92-95页
     ·1992年以前我国企业实验室的状况第92-93页
     ·1992年至今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发展第93-94页
     ·我国企业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第94-95页
   ·有关企业参与问题的两点设想第95-98页
     ·鼓励企业全程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第95-96页
     ·明确规定企业与政府的成本分担原则第96-9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6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经费监管第100-121页
   ·概述第100-102页
     ·我国科技经费监管概况第100-101页
     ·法律监管问题的具体含义第101-102页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第102页
   ·主要监管手段的比较分析第102-110页
     ·科技经费监管的道德手段第102-104页
     ·科技经费监管的行政手段第104-107页
     ·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手段第107-109页
     ·司法手段为中心的法律监管体系第109-110页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体系考察第110-117页
     ·以部门监察制度为基础的监管体系第110-111页
     ·美国部门监察制度介绍:以NSF为对象第111-113页
     ·美国部门监察具体案例分析第113-116页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经验:司法是关键第116-117页
   ·在我国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的设想第117-119页
     ·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机制第117页
     ·以司法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监管第117-11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第7章 优化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建议第121-134页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相互作用第121-125页
     ·成果扩散是共同目标第121-122页
     ·计划定位明确扩散成果第122-123页
     ·企业参与促进成果扩散第123-124页
     ·法律监管规范企业参与第124-125页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环境影响第125-129页
     ·其它组织管理问题的作用第125-126页
     ·密切相关科技计划的制约第126-128页
     ·相关立法和司法工作的影响第128-129页
   ·针对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综合解决的建议第129-133页
     ·高技术研发计划重新定位第129-130页
     ·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第130-131页
     ·鼓励并规范企业参与计划第131页
     ·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第131-13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33-134页
第8章 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问题拓展讨论第134-143页
   ·新产业培育与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第134-137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第134-135页
     ·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机制第135-137页
   ·高技术研发计划新阶段的管理手段第137-140页
     ·新阶段管理手段问题的一般讨论第137-139页
     ·技术预见手段运用问题的专门探讨第139-140页
   ·计划领域调整与国际合作第140-142页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领域调整第140-141页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国际合作第141-14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42-143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7页
   ·论文的总结第143-145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45-1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7-155页
附录第155-175页
 附录1 美国主要的高技术研发计划第155-160页
 附录2 美国AT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第160-162页
 附录3 美国TI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第162-164页
 附录4 美国IMI计划管理办法(摘录)第164-167页
 附录5 向美国NSF OIG进行的邮件咨询第167-168页
 附录6 2009-2011年美国NSF OIG监察案例一览第168-175页
致谢第175-177页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战略一致性:影响、前因与调控
下一篇:基于开放式实验室途径的我国科技管理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