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方剂学论文--方论论文

《景岳全书》治疗内科杂病补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景岳全书主要学术思想研究第13-20页
 1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的辨治特点第13-17页
   ·二纲六变与十问诊治第13-14页
   ·“命门学说”第14-15页
   ·立“非风”以正名,治疗以补虚为主第15页
   ·治痰分虚实两途第15-16页
   ·辨咳嗽分内伤外感第16-17页
   ·辨治消渴重补重肾第17页
 2 《景岳全书》组方用药特点第17-20页
   ·八略与八阵第17-18页
   ·用药首重阴阳第18页
   ·治形理论,重视补阴第18-19页
   ·养精血,善用熟地、当归第19-20页
第二部分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补益方剂数据分析第20-47页
 1 方剂来源第20页
 2 方剂信息预处理第20-33页
   ·方药规范第20-21页
   ·主治病证第21页
   ·方药分类第21页
   ·建立方剂基本信息表第21-33页
 3 数据分析第33-47页
   ·药物频数分析第33-37页
   ·药对与药组分析第37-44页
   ·方剂频数分析第44页
   ·主治病证频数分析第44-47页
第三部分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补益方剂用药与配伍分析第47-75页
 1 用药特点分析第47-52页
   ·药物分类分析第47-50页
   ·药物性味分析第50-51页
   ·药物归经分析第51-52页
 2 药物配伍分析第52-75页
   ·熟地配当归第52-53页
   ·人参配熟地第53-54页
   ·人参配茯苓第54-55页
   ·人参配白术第55-56页
   ·人参配黄芪第56-57页
   ·人参配当归第57-58页
   ·白术配黄芪第58-59页
   ·白术配茯苓第59-60页
   ·当归配川芎第60-61页
   ·当归配白芍第61-62页
   ·白芍配熟地第62-63页
   ·生地配熟地第63-64页
   ·牛膝配杜仲第64-65页
   ·生地配麦冬第65-66页
   ·当归配黄芪第66-67页
   ·黄芪配防风第67-68页
   ·人参配陈皮第68-69页
   ·熟地黄配山茱萸第69-70页
   ·附子配肉桂第70-71页
   ·附子配熟地第71-72页
   ·人参配白术、茯苓第72页
   ·人参配黄芪、当归第72-73页
   ·熟地黄配当归、人参第73-74页
   ·熟地黄配山茱萸、山药第74-75页
第四部分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补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第75-94页
 1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补益法则研究第75-81页
   ·重视补益,妙用补法第75-76页
   ·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重视温补第76-77页
   ·重视补益脾胃第77-80页
   ·用药慎用攻伐,“治贵精一”第80-81页
 2 《景岳全书》内科杂病补益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第81-94页
   ·补气剂配伍特点第82-85页
     ·补气剂配利水渗湿药第82-83页
     ·补气剂配行气药第83-84页
     ·补气剂配升举清阳药第84-85页
     ·补气剂配伍解表药第85页
   ·补血剂配伍特点第85-88页
     ·补血剂配活血祛瘀药第86-87页
     ·补血剂配补气药第87-88页
     ·补血剂配安神药第88页
   ·补阴剂配伍特点第88-91页
     ·补阴剂配补阳药第89-90页
     ·补阴剂配清热药第90-91页
     ·补阴剂配补气药或补血药第91页
   ·补阳剂配伍特点第91-94页
     ·补阳剂配补阴药第92-93页
     ·补阳剂配收涩药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附录第100-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116页
附录第116-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闽台名医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陈修园临证处方用药配伍特色研究
下一篇:《济阴纲目》调经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