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引言第12-19页
第一部分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9-45页
 1. 文化创意产业第19-22页
 2.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第22-24页
 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第24-26页
 4.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第26-3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第26-29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第29-31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将快速发展的必然性第31-32页
 5. 产业集群理论第32-37页
   ·产业集群的条件第33-35页
   ·产业集群的特征第35-37页
 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第37-38页
 7. 中医基础理论第38-45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40-42页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第42页
   ·中医学的基本养生理念第42-45页
第二部分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45-68页
 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第45-51页
   ·我国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第45-46页
   ·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湖南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第47-51页
 2.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第51-59页
   ·案例分析第51-55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第55-56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56-59页
 3. 湖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第59-68页
   ·优势分析(Strength)第60-62页
   ·劣势分析(Weakness)第62-64页
   ·机会分析((opportunity)第64-66页
   ·威胁分析(Threat)第66页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66-68页
第三部分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第68-78页
 1.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生动力第68-72页
   ·强烈的社会需求第68-69页
   ·现代医疗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第69-71页
   ·区位品牌建设的要求第71-72页
 2.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第72-78页
   ·中医药自身的发展第72-75页
   ·中西医发展之间的竞争第75-78页
第四部分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方法及其模式第78-99页
 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机制分析框架第78-79页
 2. 中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第79-81页
   ·有利于将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第80页
   ·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第80-81页
   ·有利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81页
 3. 地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集群化方法第81-84页
 4. 地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基础文化元素分析第84-87页
 5.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第87-91页
 6.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第91-99页
   ·组合模式选择第92-93页
   ·嵌入模式选择第93-94页
   ·集群模式选择第94-95页
   ·产业链模式选择第95-97页
   ·园区模式选择第97-99页
第五部分 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第99-110页
 1. 明确方向—湖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第99-101页
 2. 抓住关键-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第101-105页
   ·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第101-102页
   ·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制定非量化的人才评价体系第102页
   ·融合人才培养的文化、市场多元导向,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第102-103页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中医药文化创新氛围第103-104页
   ·积极利用中医院校自身优势整合优势教育资源第104-105页
 3. 找准突破口—开发地域中医文化特色创意项目第105-108页
   ·加强创意设计第105-106页
   ·重视产品策划第106-108页
 4. 把握重点—建立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第108-109页
 5. 建设基点—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与协调机构第109-110页
结论第110-113页
 1.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应当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类型第110页
 2.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新时期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新形式第110-111页
 3.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有自己的发展方法和模式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附录一:综述第118-135页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露消毒丹及其残方体外抗EV7及对EV71感染miR-146a、miR-155、TLR4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脑髓理论分阴阳论治的补肾活血法干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