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第一节 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1. 有机分子荧光探针 | 第13-15页 |
2. 金属离子及金属离子配合物 | 第15-16页 |
3. 光化学荧光探针 | 第16页 |
4. 纳米离子荧光探针 | 第16-22页 |
第二节 核酸共振光散射探针 | 第22-25页 |
1. 有机染料探针 | 第23页 |
2. 表面活性剂探针 | 第23-24页 |
3. 金属离子配合物及金属离子探针 | 第24-25页 |
4. 贵金属纳米粒子 | 第25页 |
第三节 蛋白质分析探针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1. 传统荧光分析探针 | 第26页 |
2. 贵金属纳米粒子 | 第26-27页 |
3. 量子点 | 第27-28页 |
4. 磁性荧光编码微球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山奈素-铝-纳米银-核酸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31-50页 |
第一节 山奈素-铝-核酸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分析应用 | 第32-38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3.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山奈素-铝-纳米银-核酸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38-50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3. 机理探讨 | 第45-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山奈素-铝-SDBS-BSA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50-62页 |
1、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2、结果和讨论 | 第52-58页 |
3、荧光增强机理 | 第58-60页 |
4 结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林可霉素-纳米银-核酸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第62-71页 |
1.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2. 结果和讨论 | 第63-68页 |
3. 机理讨论 | 第68-70页 |
4.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纳米银-吡蚜酮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及分析应用 | 第71-78页 |
1.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2. 结果和讨论 | 第72-76页 |
3. 机理探讨 | 第76-77页 |
4.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