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31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虚拟企业网络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网络内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3-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2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创新点 | 第29-31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31-61页 |
·虚拟企业理论 | 第31-47页 |
·虚拟企业内涵的界定 | 第31-38页 |
·虚拟企业的协作关系、合作机制与伙伴选择 | 第38-43页 |
·虚拟企业的类型 | 第43-44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 | 第44-47页 |
·知识管理理论 | 第47-54页 |
·知识的内涵 | 第47-48页 |
·知识的分类 | 第48-50页 |
·知识的特性 | 第50-51页 |
·知识转移 | 第51-54页 |
·组织学习理论 | 第54-61页 |
·组织学习的概念 | 第54-56页 |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 第56-57页 |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 | 第57-61页 |
3 虚拟企业网络演化的机理 | 第61-91页 |
·虚拟企业网络形成的背景 | 第61-67页 |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 第61-62页 |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 第62-64页 |
·生产力进步和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64-65页 |
·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65-67页 |
·虚拟企业网络形成的原因 | 第67-71页 |
·“自组织”演化的驱动 | 第67-68页 |
·“他组织”外部的干扰 | 第68-69页 |
·降低成本 | 第69页 |
·市场机遇 | 第69-70页 |
·资源整合 | 第70页 |
·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70-71页 |
·虚拟企业网络的理论解释 | 第71-77页 |
·价值链理论的解释 | 第71-73页 |
·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第73-74页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解释 | 第74-76页 |
·进化理论的解释 | 第76-77页 |
·虚拟企业网络的运作过程 | 第77-85页 |
·运作概述 | 第77-78页 |
·运作的一般过程 | 第78-81页 |
·运作的机制 | 第81-85页 |
·虚拟企业网络的运作边界 | 第85-90页 |
·运作边界的内涵 | 第85-86页 |
·效率边界 | 第86-88页 |
·规模边界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4 虚拟企业网络内成员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 | 第91-121页 |
·虚拟企业网络内知识的概述 | 第91-93页 |
·知识的来源 | 第91-92页 |
·知识转移的支撑技术 | 第92-93页 |
·知识转移的层次 | 第93-94页 |
·知识转移的动力与机制 | 第94-101页 |
·知识势差 | 第94-96页 |
·一般机制 | 第96-97页 |
·过程及特征 | 第97-101页 |
·知识转移的风险 | 第101-106页 |
·知识转移风险的内涵 | 第101-102页 |
·知识转移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02-105页 |
·知识转移风险的控制策略 | 第105-106页 |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106-119页 |
·知识发送组织的因素 | 第107-108页 |
·知识接受组织的因素 | 第108-113页 |
·被转移知识的复杂性因素 | 第113-114页 |
·情境因素 | 第114-119页 |
·假设命题的提出与概念模型的建立 | 第119-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5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数学模型构建与仿真 | 第121-151页 |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的拓扑结构特征 | 第121-126页 |
·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 第121-122页 |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拓扑结构特征 | 第122-126页 |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绩效度量指标的确定 | 第126-131页 |
·知识转移绩效度量指标原则设定 | 第127页 |
·目前已有的知识转移绩效度量指标分析 | 第127-129页 |
·虚拟企业网络层面的知识转移绩效度量指标确定 | 第129-131页 |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过程数学模型构建与仿真 | 第131-145页 |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 | 第131-134页 |
·模型仿真流程设计 | 第134页 |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134-145页 |
·知识转移过程中虚拟企业网络的演化方向 | 第145-149页 |
·网络的升级 | 第145-147页 |
·网络的重构 | 第147-148页 |
·网络的解体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6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机理实证分析 | 第151-169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51-155页 |
·问卷的设计步骤 | 第151-152页 |
·防止偏差措施 | 第152-154页 |
·调查问卷的设定 | 第154-155页 |
·样本说明与数据收集 | 第155-157页 |
·样本说明 | 第155-156页 |
·数据收集 | 第156-157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确定 | 第157-160页 |
·方法简介 | 第157-159页 |
·基本原理 | 第159-160页 |
·相关检验参数的确定 | 第160-163页 |
·信度和效度评价参数 | 第161页 |
·拟合指数标准的确定 | 第161-163页 |
·虚拟企业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实证检验 | 第163-167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164-165页 |
·理论模型假设的检验 | 第165-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167-169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69-173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69-170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70-171页 |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171-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5页 |
附录A:调查问卷 | 第185-189页 |
作者简历 | 第189-1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