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建筑本质性认识的公理法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3页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的困境第13-18页
     ·惯例时期第13-14页
     ·原理时期第14-15页
     ·回旋时期第15-18页
   ·课题的研究范围、方法和意义第18-21页
     ·课题的研究范围第18-19页
     ·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0-21页
   ·课题的研究框架第21-23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第23-45页
   ·理性主义的建筑认识第25-34页
     ·形式观第26-28页
     ·语言观第28-30页
     ·空间观第30-33页
     ·类型观第33-34页
   ·经验主义的建筑认识第34-39页
     ·功能观第35-36页
     ·场所观第36-38页
     ·要素观第38-39页
   ·回顾总结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建筑维度公理体系的构建与建筑认识第45-91页
   ·公理:需要接受的事实第50-53页
   ·建筑维度的特征第53-58页
     ·建筑与宇宙同维的命题第53-54页
     ·建筑维度的界定第54-55页
     ·建筑维度的定义与分类第55-57页
     ·建筑维度本体的概念第57-58页
   ·建筑功能维度分析第58-67页
     ·功能的维度与功能维度第58页
     ·功能的维度分析第58-63页
     ·功能维度分析第63-67页
   ·建筑视觉维度分析第67-73页
     ·视线落点第68页
     ·普通视觉维度与有意义视觉维度第68页
     ·普通视觉维度的定义与性质第68-69页
     ·有意义视觉维度分析第69-73页
   ·建筑意识维度分析第73-77页
     ·意识关注点第74页
     ·意识维度的定义第74页
     ·遐想意识活动与联想意识活动第74-75页
     ·联想意识维度的性质第75-76页
     ·联想意识维度动态模式第76页
     ·建筑联想意识维度第76-77页
   ·建筑维度分析第77-82页
     ·建筑维度组合体第77页
     ·建筑维度客观性第77-78页
     ·建筑的关键与建筑维度的关系第78页
     ·决定建筑功能维度的因素第78-79页
     ·决定有意义视觉维度的因素第79-80页
     ·决定建筑联想意识维度的因素第80页
     ·相关点命题与建筑的相对性第80-82页
     ·建筑本质:相关点构成的相对性系统的集合第82页
   ·本章小结及结论的契合性说明第82-91页
第四章 建筑本质性认识的数学分析第91-113页
   ·要素模型化第93-96页
     ·相关点的数学化第93-94页
     ·相对性的体现第94-95页
     ·系统的体现第95-96页
   ·建立模型第96-101页
     ·以平面图为基础第96页
     ·视点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96-98页
     ·路线模型的建立第98-99页
     ·路线视点模型的建立第99-101页
   ·建筑本质性认识的修正第101-102页
   ·对于建筑中三个问题的解释第102-111页
     ·玻璃房间的封闭性第102-105页
     ·影像在建筑中的代用性第105-108页
     ·Ithaca 生态村两期社区分析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结语第113-120页
   ·结论第115-116页
   ·创新点第116-117页
   ·局限性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归“山水”--从山水画到“山水城市”的可能性探析
下一篇: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