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第2章 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描述 | 第10-12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问题情境的含义 | 第11-12页 |
第3章 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理论支撑 | 第12-18页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2-16页 |
·先行组织者理论 | 第12页 |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 第13-15页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4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进程 | 第18-19页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 第18页 |
·卢梭的观点 | 第18页 |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第18-19页 |
·布鲁纳的观点 | 第19页 |
·暗示教学法 | 第19页 |
·国内研究进程 | 第19-21页 |
第5章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设问题情境理论研究 | 第21-36页 |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实例分析 | 第22-29页 |
·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需要遵循的原则、策略与途径 | 第29-36页 |
·问题情境创设所遵循的原则 | 第29-32页 |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 第32-33页 |
·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 第33-36页 |
第6章 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36-42页 |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的结论 | 第41-42页 |
第7章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