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论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商科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前言第7-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7-8页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页
  1. 理论意义第8页
  2. 现实意义第8页
 (三) 文献综述第8-12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2页
 (四) 研究目的第12页
 (五)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第13-24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1. 商科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2. 职业教育及其特征第14页
  3. 校企合作概念及其内涵第14-15页
 (二)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5-21页
  1. 利益互动理论第15-16页
  2. 自我效能原理第16-17页
  3. 人本原理第17-18页
  4. 系统原理第18-19页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第19-21页
 (三)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第21-24页
  1. 有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第21-22页
  2. 有利于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第22-23页
  3.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第23-24页
三、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第24-34页
 (一) 校企合作主要模式第24-27页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第24-25页
  2.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第25页
  3. “2+1”人才培养模式第25-26页
  4. 双向介入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第26页
  5. 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第26-27页
  6. 专业共建模式第27页
 (二)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第27-34页
  1.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第32页
  2. 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2-33页
  3. 院校内部在校企合作的管理上存在缺陷第33页
  4.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第33页
  5. 校企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清,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积极性不高第33页
  6. 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缺乏政府的督导与协调第33-34页
四、对策建议第34-40页
 (一) 把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纳入国家科研规划第34页
 (二)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第34-36页
  1. 成立中介机构专门对接校企合作市场第35页
  2. 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予以支持第35页
  3. 建立配套性具有制约机制的法律保障体系第35-36页
 (三) 加强职业院校内部对校企合作的管理第36-38页
  1. 重视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学校校企合作的开展第36页
  2. 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合作委员会和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开放办学第36-37页
  3. 采取有力措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37页
  4. 开发针对岗位能力的应用型特色教材第37-38页
 (四) 促使企业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第38-40页
  1. 加强对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建设力度第38页
  2. 加强对“师傅”培训的力度第38页
  3. 加大对校企合作共同申报课题的奖励力度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研究--以四川托普计算机职业学校为例
下一篇:眉山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