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1页 |
·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及编制机构 | 第8-9页 |
·国内外标准化的对比 | 第9-11页 |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和作用 | 第13-16页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和作用 | 第13页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 | 第13页 |
·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 | 第13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和作用 | 第13-16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的内涵 | 第13-14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的作用 | 第14-16页 |
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的发展沿革与基本现状 | 第16-30页 |
·概述 | 第16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的发展 | 第16-22页 |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发展历程 | 第17-22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管理现状 | 第22-24页 |
·管理机构与主要职责 | 第22-23页 |
·人员队伍建设 | 第23页 |
·咨询与信息服务 | 第23-24页 |
·经费投入情况 | 第24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现状 | 第24-27页 |
·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项数 | 第25页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标准代号、编号 | 第25-27页 |
·宣传贯彻及培训现状 | 第27页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现状 | 第27-30页 |
·监督主体 | 第27页 |
·检查、监督的方式 | 第27-30页 |
4 重庆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发展沿革与基本现状 | 第30-33页 |
·历史沿革 | 第30-31页 |
·基本现状 | 第31-33页 |
·管理机构现状 | 第31页 |
·标准体系现状 | 第31-32页 |
·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现状 | 第32页 |
·标准实施与监督现状 | 第32-33页 |
5 重庆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形势 | 第33-36页 |
·地方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地位不高 | 第33页 |
·标准化日常管理机构尚未建立 | 第33页 |
·标准实施和监督工作力度不够 | 第33页 |
·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 | 第33-34页 |
·标准化信息工作尚待完善 | 第34页 |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 第34-35页 |
·地方标准化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35-36页 |
6 重庆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发展战略 | 第36-53页 |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 第36页 |
·指导思想 | 第36页 |
·总体目标 | 第36页 |
·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管理体系 | 第36-37页 |
·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标准化日常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形成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区域性协作机制 | 第37页 |
·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 | 第37页 |
·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 | 第37-39页 |
·构建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长效机制 | 第39-48页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软、硬件”系统构建 | 第39-40页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硬件系统” | 第40-45页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督“软件系统” | 第45-48页 |
·提升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人才队伍建设 | 第48-50页 |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 | 第48-49页 |
·创造适合标准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49页 |
·加强对人才队伍的日常管理 | 第49-50页 |
·加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化建设 | 第50-51页 |
·建立快捷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 | 第50页 |
·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 | 第50-51页 |
·建立信息评价体系 | 第51页 |
·强化信息扩散工作 | 第51页 |
·开辟多元化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经费筹集渠道 | 第51-53页 |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51页 |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第51-52页 |
·开拓其他方式的经费来源渠道 | 第52-5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