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的研究 | 第12-14页 |
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6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7-18页 |
·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分析 | 第18页 |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界定 | 第18-19页 |
2 中小企业服务理论 | 第19-20页 |
·市场增进论 | 第19页 |
·中小企业服务论分析 | 第19-20页 |
3 信用理论 | 第20-22页 |
·信用的定义 | 第20页 |
·信用对经济行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 第20-22页 |
4 担保理论 | 第22-25页 |
·担保的概念及作用 | 第22页 |
·信用担保的概念及作用 | 第22-23页 |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页 |
·信用担保的风险转嫁理论 | 第23-24页 |
·信用担保的缩小信贷缺口的理论 | 第24-25页 |
5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理论假说 | 第25-27页 |
·市场失灵说 | 第25-26页 |
·交易成本说 | 第26页 |
·准公共产品说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1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概况 | 第27-29页 |
·怀化市中小企业情况 | 第27页 |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概况 | 第27-29页 |
2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特点 | 第29-32页 |
·担保机构发展迅速,呈逐年上升态势 | 第29页 |
·政府对融资担保逐步重视 | 第29-30页 |
·以公司法人为主体,非政府出资呈上升趋势 | 第30页 |
·资金放大倍率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增强 | 第30-31页 |
·担保业务为主业,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9页 |
1 监管主体不明确,政策体系不完善 | 第32-33页 |
·多头管理,监管混乱 | 第32页 |
·政策体系不完善,阻碍了担保业发展 | 第32-33页 |
2 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权利义务不对等 | 第33页 |
·信用风险上的权力义务不对等 | 第33页 |
·银行对担保机构要求较高 | 第33页 |
3 风险补偿、转移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缺乏完善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 | 第33-34页 |
·内部风险补偿机制难执行 | 第34页 |
·未建立担保风险转移机制 | 第34页 |
4 规模较小,未形成规模性信用担保体系 | 第34-35页 |
·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 第34-35页 |
·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多元化 | 第35页 |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整体经营实力不强 | 第35页 |
5 政府的不适当干预 | 第35-36页 |
·担保机构经营理念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 第35-36页 |
·担保机构运作方式不利于市场竞争 | 第36页 |
6 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中小企业担保的运行程序 | 第36-37页 |
·怀化市担保机构市场机制不健全 | 第37页 |
7 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 第37-39页 |
·业务操作不规范,经营管理松散 | 第37页 |
·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 第37-38页 |
·严重缺乏担保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38页 |
·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差 | 第38页 |
·业务品种简单,反担保形式单一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完善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议 | 第39-45页 |
1 怀化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整体构想 | 第39页 |
·构建怀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本制度 | 第39页 |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设综合运用多种运作模式 | 第39页 |
2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 | 第39-41页 |
·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 第39-40页 |
·担保机构应建立起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制度 | 第40页 |
·建立与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 第40-41页 |
·加强区域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第41页 |
3 逐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网络体系 | 第41-42页 |
·推动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体系建设 | 第41-42页 |
·完善社会信用网络体系建设 | 第42页 |
4 加强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 第42-43页 |
·协调好担保机构好银行之间关系 | 第43页 |
·增强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交流 | 第43页 |
5 建立健全担保法律体系 | 第43-44页 |
·加强监管法律体系建立 | 第43页 |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法律体系 | 第43-44页 |
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经营团队 | 第44页 |
·培养中小企业人才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