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21页 |
(一) 能源地缘政治的论述 | 第13-15页 |
(二)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论述 | 第15-17页 |
(三) 东北亚能源纷争与合作的论述 | 第17-21页 |
三 基本构想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四 本论文特色及架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源与流 | 第24-36页 |
一 地缘政治学理论 | 第24-30页 |
(一)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 | 第24-25页 |
(二) 海权论与陆权论 | 第25-27页 |
(三) 二战前后的地缘政治学说 | 第27-28页 |
(四) 冷战时期地缘政治学发展 | 第28-29页 |
(五) 冷战后地缘政治学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二 地缘经济学理论 | 第30-32页 |
三 地缘政治经济学 | 第32-34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经济概述 | 第36-58页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第37-44页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特征 | 第37-40页 |
(二) 几对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关系 | 第40-43页 |
(三)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趋势 | 第43-44页 |
二 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 第44-51页 |
(一) 全球及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发展趋势 | 第44-46页 |
(二) 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特征 | 第46-51页 |
三 东北亚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经济 | 第51-56页 |
(一) 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的范畴及其要素 | 第51-53页 |
(二)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与经济 | 第53-54页 |
(三) 东北亚能源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 第54-56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能源安全与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 第58-87页 |
一 东北亚能源储备与供求状况概述 | 第58-65页 |
(一) 东北亚各主要国家能源储备状况 | 第58-62页 |
(二) 东北亚地区未来能源消费展望 | 第62-65页 |
二 能源安全问题与东北亚地区能源安全现状 | 第65-82页 |
(一) 能源安全概述 | 第65-70页 |
(二) 能源安全要素、组成及其挑战 | 第70-82页 |
三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82-86页 |
(一) 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威胁 | 第82-83页 |
(二) 能源合作与东亚区域一体化 | 第83-85页 |
(三) 能源要素互补与能源合作 | 第85-86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的地缘政治经济纷争 | 第87-110页 |
一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与能源纷争 | 第88-96页 |
(一) 国家间关系与能源纷争 | 第88-89页 |
(二) 领土主权纷争与合作困境 | 第89-93页 |
(三) 现实主义考量与合作难题 | 第93-95页 |
(四) 区域合作机制的缺乏 | 第95-96页 |
二 俄罗斯能源政策及其约束 | 第96-103页 |
(一) 俄罗斯能源政策 | 第96-98页 |
(二) 中俄能源合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 第98-102页 |
(三) 俄日能源合作的约束 | 第102-103页 |
(四)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能源合作中的约束 | 第103页 |
三 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能源纷争 | 第103-105页 |
四 美国因素 | 第105-108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与前景分析 | 第110-144页 |
一 东北亚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第110-115页 |
(一) 电网连接系统建设 | 第111-112页 |
(二) 管道建设 | 第112-114页 |
(三) 共同勘探、开发与加工 | 第114-115页 |
二 东北亚地区节能环保合作成果 | 第115-130页 |
(一) 东北亚主要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 第115-121页 |
(二) 东北亚地区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合作 | 第121-130页 |
三 东北亚地区能源机制合作成果 | 第130-139页 |
(一) 中日韩俄能源合作与机制建设 | 第130-133页 |
(二) 东北亚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 | 第133-134页 |
(三) 其他能源合作机制建设 | 第134-139页 |
四 其他能源合作成果 | 第139-141页 |
(一) 对朝鲜的能源援助与合作 | 第139-140页 |
(二) 能源合作与地区共同能源市场 | 第140-141页 |
(三) 能源合作与地区能源储备库 | 第141页 |
五 欧共体经验对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启示 | 第141-14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超越现实主义地缘政治的能源战略 | 第14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一 主要中文参考书目 | 第151-152页 |
二 主要英文参考书目 | 第152-156页 |
三 部分参考期刊 | 第156-157页 |
四 主要参考报刊 | 第157页 |
五 主要参考网站 | 第157-159页 |
后记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