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化学预防是中医“治未病”的策略之一 | 第14-17页 |
·PKC、PI3K、MAPK信号通路对Nrf2/ARE的调控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 第17-18页 |
·中药活性成分通过Nrf2途径诱导的Ⅱ相解毒酶 | 第18-19页 |
·中药活性成分通过Nrf2途径诱导氧化还原酶 | 第19-20页 |
·中药活性成分通过Nrf2途径调控转运蛋白的表达 | 第20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夏枯草三萜预防肺癌的物质基础研究 | 第21-28页 |
·不同批次夏枯草三萜类得率及药效分析比较 | 第21-2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1页 |
·夏枯草三萜的制备 | 第21-22页 |
·夏枯草三萜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本节小结 | 第23页 |
·夏枯草属药材三萜类化学成分比较 | 第23-27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3页 |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夏枯草三萜肺癌化学预防作用的体外研究 | 第28-37页 |
·肺癌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8-29页 |
·MTT法检测夏枯草三萜对A549与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本节小结 | 第30页 |
·NHBE肺正常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30-31页 |
·MTT法检测夏枯草三萜对NHBE细胞的抑制率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本节小结 | 第32页 |
·夏枯草三萜保护香烟提取物作用的NHBE细胞 | 第32-36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本节小结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夏枯草三萜肺癌化学预防的体内研究 | 第37-46页 |
·人肺癌细胞移植裸鼠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本节小结 | 第40页 |
·A/J小鼠诱导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本节小结 | 第42页 |
·KM小鼠诱导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页 |
·本节小结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夏枯草三萜及熊果酸肺癌化学预防的机制研究 | 第46-60页 |
·夏枯草三萜对NHBE中GSH含量、酶活力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6-50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本节小结 | 第49-50页 |
·siRNA确认信号通路 | 第50-52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页 |
·本节小结 | 第51-52页 |
·熊果酸及夏枯草三萜降低CSE诱导模型中Ⅱ相解毒酶的活力及蛋白表达 | 第52-59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本节小结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夏枯草三萜对肺癌细胞中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60-64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64-6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页 |
·创新点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