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21页 |
·糖尿病发病机制 | 第15-17页 |
·AGE-RAGE途径 | 第15-16页 |
·氧化应激 | 第16-17页 |
·糖尿病肾小管损伤与钠潴留 | 第17-18页 |
·糖尿病肾小管损伤 | 第17-18页 |
·糖尿病与钠潴留 | 第18页 |
·肾脏多巴胺受体与钠潴留 | 第18-21页 |
·多巴胺及其受体 | 第18-19页 |
·多巴胺受体信号转导 | 第19页 |
·糖尿病肾脏多巴胺受体功能降低与钠潴留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AGEs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作用 | 第21-32页 |
一 材料 | 第21-22页 |
·试剂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二 方法 | 第22-2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第23页 |
·生化指标检测 | 第23-24页 |
·血清及尿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4页 |
·形态学检测 | 第24-25页 |
·病理切片的制作 | 第24页 |
·病理切片的HE染色 | 第24-2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三 结果 | 第25-30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饮水量及进食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和血糖的影响 | 第26-27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指数及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28-30页 |
四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AGEs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钠潴留的影响 | 第32-38页 |
一 材料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二 方法 | 第32-3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第33页 |
·钠负荷实验 | 第3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3-34页 |
三 结果 | 第34-36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尿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尿钾及血钾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尿钠及血钠浓度的影响 | 第36页 |
四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AGEs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D1受体表达及功能的研究 | 第38-61页 |
一 材料 | 第39-40页 |
·试剂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二 方法 | 第40-5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0-44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第44页 |
·肾近曲小管的分离 | 第44页 |
·荧光法检测血清和肾皮质AGEs水平 | 第44-45页 |
·血清AGEs水平 | 第44页 |
·肾皮质AGEs水平 | 第44-45页 |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和肾皮质超氧阴离子及NADPH氧化酶活性 | 第45-46页 |
·血清超氧阴离子和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45页 |
·肾皮质超氧阴离子和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45-46页 |
·肾近曲小管cAMP含量和AC活性测定 | 第46-47页 |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D1R的表达 | 第47-48页 |
·肾近曲小管Na~+-K~+-ATPase酶活性的测定 | 第48-4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49-50页 |
三 结果 | 第50-59页 |
·肾近曲小管的分离 | 第50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肾皮质AGEs水平的影响 | 第50-52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肾皮质超氧阴离子及NADPH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肾近曲小管cAMP水平和AC活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D1R表达的影响 | 第56-57页 |
·AG和APO对糖尿病大鼠肾近曲小管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四 讨论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