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1 绪论第14-2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5页
     ·不同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划分第17-18页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赋存特征第18-22页
     ·湖泊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第22-23页
     ·沉积物中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第23-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第25页
     ·不同生态类型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赋存形态研究第25-26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组成特征研究第26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第26页
     ·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与金属离子作用机理研究第26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6-27页
     ·研究思路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7-28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8-34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8-29页
     ·太湖区域概况第28页
     ·南四湖区域概况第28-29页
     ·白洋淀区域概况第29页
   ·样品采集第29-31页
   ·分析方法第31-33页
     ·水质分析第31页
     ·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第31页
     ·重金属总量的分析第31页
     ·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析第31-32页
     ·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及组分的测定第32页
     ·DOM 组成特征分析第32页
     ·DOM 荧光光谱分析第32-33页
   ·数据处理第33-34页
3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第34-51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水质现状第34-40页
     ·太湖水质分析第34-35页
     ·南四湖水质分析第35页
     ·白洋淀水质分析第35-37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水质污染现状评价第37-39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分析第39-40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第40-44页
     ·太湖沉积物理化性质第40-41页
     ·南四湖沉积物理化性质第41-42页
     ·白洋淀沉积物理化性质第42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比较第42-43页
     ·氮磷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分布第43-44页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第44-47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赋存特征第48-51页
4 不同生态类型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赋存形态第51-59页
   ·湖泊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与分布第52-53页
     ·同一湖泊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第52-53页
     ·不同生态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第53页
   ·湖泊沉积物中各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第53-59页
     ·湖泊沉积物轻组和重组有机质第53-55页
     ·湖泊沉积物活性有机质第55-56页
     ·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第56-59页
5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中 DOM 的组成特征研究第59-87页
   ·不同来源的湖泊沉积物中 DOM 紫外光谱特征分析第60-66页
     ·太湖沉积物 DOM 紫外光谱特征第60-62页
     ·南四湖沉积物 DOM 紫外光谱参数的特征第62-64页
     ·白洋淀沉积物 DOM 紫外光谱参数的特征第64-66页
   ·湖泊沉积物 DOM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第66-77页
     ·太湖沉积物 DOM FTIR 图谱分析第67-70页
     ·南四湖沉积物 FTIR 图谱分析第70-73页
     ·白洋淀沉积物 FTIR 图谱分析第73-77页
   ·湖泊沉积物 DOM 核磁共振分析(NMR)第77-87页
     ·太湖沉积物 DOM 核磁共振分析第78-80页
     ·南四湖沉积物 DOM 核磁共振分析第80-82页
     ·白洋淀沉积物 DOM 核磁共振分析第82-87页
6 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第87-106页
   ·太湖沉积物 DOM 荧光光谱分析第87-93页
     ·荧光发射光谱第87-89页
     ·同步荧光光谱第89-90页
     ·三维荧光光谱(3DEEM)第90-91页
     ·荧光强度比值表征沉积物 DOM 污染特征第91-92页
     ·DOM 荧光强度与 DOC 的关系第92-93页
   ·南四湖沉积物 DOM 荧光光谱分析第93-98页
     ·荧光发射光谱第93-95页
     ·同步荧光光谱第95页
     ·三维荧光光谱(3DEEM)第95-97页
     ·荧光强度比值表征沉积物 DOM 污染特征第97-98页
     ·DOM 荧光强度与 DOC 的关系第98页
   ·白洋淀沉积物 DOM 荧光光谱分析第98-106页
     ·荧光发射光谱第98-99页
     ·同步荧光光谱第99-100页
     ·三维荧光光谱(3DEEM)第100-103页
     ·荧光强度比值表征沉积物 DOM 污染特征第103页
     ·DOM 荧光强度与 DOC 的关系第103-106页
7 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与金属离子作用机理研究第106-114页
   ·沉积物有机质的基本参数第106-107页
   ·DOM 荧光特性及分布第107-109页
   ·CU (Ⅱ)-DOM 的配位作用第109-110页
   ·DOM-CU (Ⅱ)质子核磁共振分析第110-111页
   ·PH 对 CU(Ⅱ)-DOM 的配位作用的影响第111-114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4-118页
   ·结论第114-116页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8页
学术论文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预测控制的鲁棒容错控制研究
下一篇:纤维堆囊菌So0157-2埃博霉素合成相关调控蛋白的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