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中有限合伙人的风险规避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图表索引 | 第8-10页 |
| 1 导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论文选题的理论、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简评 | 第13-14页 |
| ·文章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8页 |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16-17页 |
|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私募股权投资与有限合伙制 | 第18-25页 |
| ·私募股权投资的理论及前沿研究 | 第18-22页 |
| ·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 第18-19页 |
| ·私募股权投资的金融价值分析 | 第19-21页 |
| ·私募股权基金的理论研究概述 | 第21-22页 |
| ·有限合伙制基金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22-25页 |
| ·有限合伙制基金的金融价值分析 | 第22-23页 |
| ·有限合伙制基金的内在关系分析 | 第23-25页 |
| 3 有限合伙人委托代理风险的规避研究 | 第25-45页 |
| ·私募股权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5页 |
| ·LP 对 GP 的逆向选择风险及其规避研究 | 第25-32页 |
| ·信号传递与信息筛选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应用 | 第26-27页 |
| ·对基金管理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案例 | 第27-32页 |
| ·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的机制措施 | 第32页 |
| ·LP 对 GP 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 | 第32-41页 |
| ·最优契约激励设计与道德风险规避 | 第33-37页 |
| ·声誉博弈模型与道德风险规避 | 第37-39页 |
| ·规避道德风险的机制措施 | 第39-41页 |
|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LP 与 GP 关系现状 | 第41-45页 |
| 4 有限合伙人投资于新设基金的风险规避研究 | 第45-56页 |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实物期权特性 | 第45-50页 |
| ·实物期权概述 | 第45-47页 |
| ·二叉树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第47-50页 |
| ·实物期权在投资于新设基金中的应用 | 第50-56页 |
| ·有限合伙制协议条款中的实物期权 | 第50-54页 |
| ·新设基金后续融资中的实物期权价值 | 第54-56页 |
| 5 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组合与风险规避 | 第56-73页 |
| ·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特性与业绩评价 | 第56-63页 |
| ·私募股权基金相对于其他证券的风险特性 | 第56-57页 |
| ·私募股权投资的业绩评价及收益特性 | 第57-59页 |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应用探析 | 第59-63页 |
| ·私募股权投资的组合管理 | 第63-73页 |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63-66页 |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构造与管理 | 第66-71页 |
| ·私募股权基金的组合投资管理案例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页 |
| 6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73-77页 |
|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75-77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附录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