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水体中氮污染的危害 | 第11-12页 |
·水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 | 第11页 |
·通过硝化作用引起水体缺氧 | 第11-12页 |
·氨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 第12页 |
·硝酸盐影响人类健康 | 第12页 |
·污水生物脱氮理论及技术的发展 | 第12-18页 |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第13-14页 |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14-16页 |
·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发展 | 第16-18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理论和技术 | 第18-22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理论 | 第18-20页 |
·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参数 | 第20-22页 |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第22-2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第22-23页 |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 | 第23-24页 |
·好氧颗粒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试验用水 | 第28-29页 |
·接种污泥 | 第29页 |
·试验运行参数 | 第29页 |
·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一般分析项目 | 第29-30页 |
·污泥样品扫描电镜检测方法 | 第30页 |
·污泥样品DGGE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第3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 第33-50页 |
·乙醇为碳源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 第33-37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 | 第33-35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COD的去除 | 第35-36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N的去除 | 第36-37页 |
·乙酸钠为碳源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 第37-42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 | 第37-40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COD的去除 | 第40-41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N的去除 | 第41-42页 |
·葡萄糖为碳源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 第42-49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 | 第42-43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COD的去除 | 第43-44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N的去除 | 第44-45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微生物学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 | 第50-62页 |
·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50-55页 |
·不同曝气条件下DO和pH的变化 | 第50-52页 |
·不同曝气条件下TOC的降解 | 第52-53页 |
·不同曝气条件下N的变化 | 第53-55页 |
·碱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55-60页 |
·不同碱度条件下DO和pH的变化 | 第55-57页 |
·不同碱度条件下TOC的降解 | 第57-58页 |
·不同碱度条件下N的变化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脱氮性能 | 第62-71页 |
·不同NH_4~+-N负荷下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变化 | 第62-64页 |
·不同NH_4~+-N负荷下pH、碱度的变化 | 第64-66页 |
·不同NH_4~+-N负荷下COD的去除 | 第66页 |
·不同NH_4~+-N负荷下N的去除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