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源起 | 第9-18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9-13页 |
一、社区矫正的定义 | 第9-11页 |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源起 | 第13-18页 |
一、社区矫正理论的产生 | 第13-15页 |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源起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实践及借鉴意义 | 第18-25页 |
第一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实践 | 第18-22页 |
一、英国的社区矫正实践 | 第18-19页 |
二、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社区矫正实践 | 第19-20页 |
三、德国的社区矫正实践 | 第20-21页 |
四、日本的社区矫正实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外社区矫正的借鉴意义 | 第22-25页 |
一、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比较健全 | 第22页 |
二、社区矫正指导思想和理念比较先进 | 第22-23页 |
三、社区矫正措施的种类设置比较全面、科学 | 第23-24页 |
四、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以及个人积极、广泛参与社区矫正活动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社区矫正在我国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分析及现状评述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在我国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分析 | 第25-29页 |
一、社区矫正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价值 | 第25-27页 |
二、社区矫正在体现和谐社会中刑罚的人性化方面的价值 | 第27-28页 |
三、社区矫正在节约社会资源方面的价值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评述 | 第29-34页 |
一、对社区矫正措施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29-30页 |
二、和国外相比较,我国的社区矫正措施适用面太窄 | 第30-31页 |
三、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1-32页 |
四、对犯罪人的权利保障不足 | 第32-33页 |
五、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矫正手段和方法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建立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 | 第34-53页 |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措施 | 第37-49页 |
一、管制刑措施的改革和完善 | 第37-38页 |
二、缓刑措施的改革和完善 | 第38-41页 |
三、假释措施的改革和完善 | 第41-44页 |
四、监外执行措施的改革和完善 | 第44-46页 |
五、剥夺政治权利措施的改革和完善 | 第46-47页 |
六、增加赔偿与和解措施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 第49-51页 |
第四节 拓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模式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