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R&D的经济性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2页
 第一节 R& D 活动及其意义第9-14页
  一、R& D 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10-12页
  二、R& D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第12-13页
  三、R& D 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第13-14页
 第二节 R& D 的研究现状第14-20页
  一、从微观层次研究R&D 项目小组激励第14页
  二、从产权理论与企业理论研究R&D 项目激励第14-16页
  三、从产业层次研究R&D 项目的激励第16-18页
  四、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内研究R&D 项目激励第18页
  五、R& D 项目评价第18-20页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一、本文结构安排第20-21页
  二、论文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R&D 投资现状及特性分析第22-43页
 第一节 R& D 活动现状分析第22-29页
  一、产业范围内R&D 活动现状分析第22-24页
  二、企业R&D 活动现状分析第24-29页
 第二节 R& D 投资的溢出效应第29-38页
  一、宏观层次R&D 投资效应第29-31页
  二、产业层次R&D 投资溢出效应第31-33页
  三、解决溢出效应的途径第33-38页
 第三节 R& D 投资的期权特性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基于纵向控制框架的 R&D 溢出效应第43-67页
 第一节 基于简单纵向控制框架的上游企业R&D第43-48页
  一、模型描述第43-46页
  二、均衡结果分析及政策启示第46-47页
  三、实际应用第47页
  四、主要结论第47-48页
 第二节 基于复杂纵向控制框架的上游企业R&D第48-55页
  一、模型描述第48-52页
  二、均衡结果分析及政策启示第52-54页
  三、实际应用第54页
  四、主要结论第54-55页
 第三节 基于Leontief 生产技术和双向溢出效应的R&D第55-60页
  一、模型建立第55-56页
  二、模型求解第56-58页
  三、均衡结果分析第58-59页
  四、实际应用第59-60页
  五、主要结论第60页
 第四节 基于Leontief 生产技术和单向溢出效应的R&D第60-66页
  一、模型建立第60-61页
  二、模型求解第61-64页
  三、均衡结果分析第64-65页
  四、主要结论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R&D 项目的期权特性第67-107页
 第一节 R&D 项目的期权评价方法第67-73页
  一、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概述第67-70页
  二、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第70-73页
 第二节 基于风险不对称性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第73-87页
  一、R& D 项目的复合期权价值第73-78页
  二、案例分析与模型应用第78-87页
 第三节 基于外部竞争因素的复合期权评价方法第87-106页
  一、基于外部竞争因素的复合期权评价方法第87-93页
  二、案例分析与模型应用第93-101页
  三、模型推广与案例分析第101-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五章 R&D 投资的产权特性第107-128页
 第一节 R& D 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第107-116页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第107-110页
  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理人员R&D 投资行为第110-112页
  三、代理成本控制机制对经理人员的影响第112-116页
 第二节 协作型R&D 决策第116-122页
  一、模型描述、求解与分析第116-121页
  二、主要结论第121-122页
 第三节 协调型RJV 决策第122-127页
  一、分散决策框架内模型描述、求解与分析第122-124页
  二、协调型RJV 决策框架内模型描述、求解与分析第124-126页
  三、主要结论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8-129页
附录第129-146页
 附录A 纵向控制框架内均衡解求解第129-133页
 附录B 复合期权定价模型第133-142页
 附录C 复合期权定价模型的MATLAB 计算程序第142-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52-153页
后记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三尖杉酯碱通过影响信号传导途径和基因调控作用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下一篇:语音增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