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度在国内外实施现状 | 第10-11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普通高中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2-23页 |
一、普通高中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 | 第12-17页 |
(一) 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审视 | 第12-13页 |
(二) 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有效性 | 第13-14页 |
(三) 适应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4页 |
(四) 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 第14-15页 |
(五)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 第15-16页 |
(六) 尊重学生个性,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 第16-17页 |
二、实施普通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可行性 | 第17-23页 |
(一)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导师制度的可行性 | 第17-19页 |
(二) 新的课程改革和国家的重视为导师制实施的创造了条件 | 第19-21页 |
(三) 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提供积极帮助 | 第21-22页 |
(四) 各级各类德育导师制可以成为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有益借鉴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普通高中德育导师制体系的构建 | 第23-27页 |
一、实施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一) 指导思想 | 第23页 |
(二) 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二、实施高中德育导师制的步骤 | 第24-27页 |
(一)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 第24页 |
(二) 明确德育导师职责 | 第24页 |
(三) 确定德育导师人选 | 第24-25页 |
(四) 导师和受导学生实行互动 | 第25页 |
(五) 建立相关常规制度 | 第25-27页 |
(六) 组织和管理 | 第27页 |
第三章 对普通高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 第27-37页 |
一、关于正确认识德育导师制度的定位问题 | 第27-28页 |
(一) 自身角色定位 | 第27-28页 |
(二) 对象定位 | 第28页 |
二、关于德育导师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第28-30页 |
(一) 要协调好德育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 | 第28页 |
(二) 处理好德育导师与家长的关系 | 第28页 |
(三) 正确处理与受导学生的关系 | 第28-29页 |
(四) 正确处理与其它导师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三 、关于德育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 第30-33页 |
(一) 德育导师人选的确定 | 第30-31页 |
(二) 德育导师聘任、变更问题 | 第31-33页 |
四、关于德育导师的评价、考核问题 | 第33-34页 |
五、关于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导师制问题 | 第34-35页 |
六、关于德育导师制度的落实问题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附录一 | 第38-39页 |
附录二 | 第39-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