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稻田氮素去向 | 第19-21页 |
·各种途径的化肥氮损失 | 第21-24页 |
·推荐施氮量 | 第24-26页 |
·实时实地养分管理 | 第26-27页 |
·我国稻田施氮量 | 第27-28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问题提出 | 第28-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 | 第30-48页 |
·研究区域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41页 |
·适宜施氮量模型 | 第30-32页 |
·水稻亚种及种植制度 | 第32-33页 |
·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 | 第33-34页 |
·各(区)县实际施氮量 | 第34-35页 |
·各(区)县适宜施氮量及产量 | 第35-36页 |
·NH_3挥发 | 第36-37页 |
·N_2O和NO_x排放 | 第37-38页 |
·径流和渗漏 | 第38-40页 |
·施用化肥氮直接和间接排放的N_2O总量、增温潜势及不确定性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 | 第41-44页 |
·文献数据 | 第41-43页 |
·农业统计数据 | 第43-44页 |
·农户调查数据 | 第44页 |
·空间数据及空间化 | 第44-45页 |
·应用软件 | 第45页 |
·技术路线 | 第45-48页 |
第3章 基于模型的稻田适宜施氮量估计 | 第48-58页 |
·统计模型 | 第48-53页 |
·产量 | 第48-50页 |
·化肥氮吸收与损失 | 第50-53页 |
·适宜施氮量及产量 | 第53-55页 |
·不同施氮情景下的化肥氮吸收与损失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1999-2008年稻田化肥氮利用与损失估计及情景分析 | 第58-86页 |
·水稻种植结构变化 | 第58-59页 |
·1999-2008年稻田化肥氮投入及产量 | 第59-66页 |
·不同情景下的稻田施氮量及水稻产量 | 第66-69页 |
·不同施氮情景下的氮肥盈余及产量增减 | 第69-73页 |
·不同施氮情景下的稻田氮肥去向 | 第73-81页 |
·1999-2008年稻田氮肥吸收、损失和残留 | 第73-78页 |
·不同情景下氮肥吸收、损失及残留的增减 | 第78-81页 |
·研究方法对估算结果的影响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6页 |
第5章 1999-2008年稻田化肥氮损失去向与情景分析 | 第86-98页 |
·化肥氮损失(排放)因子 | 第86-87页 |
·1999-2008年各种途径的化肥氮损失 | 第87-92页 |
·各种途径化肥氮损失减少的情景分析 | 第92-94页 |
·稻田化肥氮施用的环境压力及减缓——以增温潜势为例 | 第94-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讨论 | 第98-116页 |
·施氮量与水稻产量 | 第98-103页 |
·水稻基础产量 | 第98-100页 |
·农业管理措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稻田化肥氮肥吸收与损失 | 第103-110页 |
·氮肥吸收率、损失率和残留率 | 第103-105页 |
·化肥氮去向 | 第105-107页 |
·化肥氮损失的影响及减缓 | 第107-110页 |
·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 第110-116页 |
·生态适宜施氮量 | 第110-111页 |
·氮肥吸收、残留和损失 | 第111-113页 |
·各种途径化肥氮损失 | 第113-11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结论 | 第116-117页 |
·特色与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6页 |
附录A | 第136-140页 |
附录B | 第140-142页 |
附录C | 第142-152页 |
附录D | 第152-158页 |
附录E | 第158-162页 |
致谢 | 第162-164页 |
发表论文 | 第164页 |
学术交流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