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维可视焊点识别理论第9-11页
     ·焊点形态理论第9-10页
     ·计算机视觉技术第10-11页
   ·SMT焊点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常规焊点检测方法第11-13页
     ·基于模式识别的焊点二维检测方法第13-16页
     ·二维检测方法的不足第16-17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7-1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7页
     ·章 节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基于明暗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第19-25页
   ·引言第19页
   ·SFS算法原理第19-20页
   ·光照模型第20-22页
     ·朗伯体表面反射模型第21页
     ·光照模型的几种约束条件第21-22页
   ·明暗恢复算法的分类第22-24页
   ·焊点三维重建结果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三维信息的焊点特征提取方法第25-37页
   ·引言第25页
   ·三维图像形状特征提取方法第25-28页
     ·统计特征第25-27页
     ·拓扑特征第27页
     ·变换特征第27-28页
   ·重建三维焊点的特征提取第28-36页
     ·三维图像预处理第28-29页
     ·焊点的三维特征第29-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第37-55页
   ·引言第37页
   ·焊点分类流程设计第37-38页
   ·焊点分类方法第38-41页
     ·基于相似度的方法第38页
     ·基于K-近邻法第38-39页
     ·人工神经网络法第39-41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第41-49页
     ·支持向量机算法第41-43页
     ·AdaBoost方法第43-45页
     ·Bootstrap方法第45-47页
     ·样本加权支持向量机第47-49页
   ·焊点质量检测模型设计第49-51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4页
     ·模型1 实验结果第51-52页
     ·模型2 实验结果第52-53页
     ·实验结果的分析第53-5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疵点检测算法的硬件实现
下一篇:电力系统交流参数测试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