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回归本原--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前言第8-16页
 一、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第8-11页
 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三、已有的研究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6页
第一章 走向本体化的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第16-41页
 一、音乐教育目标功能化向本体化的发展第16-24页
 二、音乐课程设置单科化与综合化的轮回第24-30页
 三、音乐教学方法传授式向体验式的转换第30-34页
 四、对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反思第34-41页
  (一) “本原”的释义第34-37页
  (二) 儿童音乐教育需要回归音乐的本原和教育的本原第37-41页
第二章 “原本的音乐”与自然的儿童第41-59页
 一、“原本的音乐”与音乐的“本原”第41-44页
 二、“原本的音乐”体现了异质的交融第44-48页
 三、“原本的音乐”潜藏在人类的无意识中第48-51页
 四、“原本的音乐”在儿童活动中自发的表现第51-59页
  (一) 儿童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发生的动因第51-52页
  (二) 儿童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的阶段发展第52-54页
  (三) 儿童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的特点第54-59页
第三章 音乐、音乐教育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第59-71页
 一、生活世界的概念界定第59-63页
 二、音乐对于生活世界构建的意义第63-66页
 三、从历史的纬度看音乐教育与儿童生活世界的关联第66-71页
第四章 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观点与实践第71-113页
 一、先学前期的非正规音乐接触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第71-80页
 二、先学前期非正规音乐接触的主要方式第80-85页
  (一) 通过语音探索游戏建立儿童的音乐意识第80页
  (二) 通过童谣激发儿童的音乐本能第80-84页
  (三) 在参与成人的音乐活动中形成音乐的概念第84-85页
 三、发展儿童的内心音乐听觉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第85-90页
 四、发展儿童的内心音乐听觉的主要方法第90-97页
  (一) 给予儿童尽可能多的音乐经验积累第90-93页
  (二) 在音乐活动中恰当地使用静默法第93-97页
 五、体验的获得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第97-100页
 六、接受与创造是儿童获得音乐体验的途径第100-108页
  (一) 儿童作为音乐的接受者第100-102页
  (二) 儿童作为音乐的创造者第102-105页
  (三) 走向体验的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第105-108页
 七、正确引导家庭音乐活动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第108-113页
  (一) 树立非功利性的音乐价值观和音乐教育观第109-110页
  (二) 保护儿童获取创造性音乐体验的热情第110-11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后记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
下一篇: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