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33页 |
·稳定同位素在植物与环境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稳定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33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目标和创新处 | 第3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36-4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6-41页 |
·甘肃民勤研究区域概况 | 第36-39页 |
·内蒙古额济纳试验区概况 | 第39-41页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41-43页 |
·稳定同位素取样及测定 | 第41-42页 |
·水势测定 | 第42页 |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42-43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43页 |
·小气候测定 | 第43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民勤典型荒漠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 第44-69页 |
·前言 | 第44-45页 |
·样地概述 | 第45-47页 |
·气象水文数据分析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 第4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半固定沙丘植物木质部水与不同水源的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 | 第47-51页 |
·半固定沙丘植物木质部、土壤水、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值比较 | 第51-52页 |
·丘间低地和灌溉井附近水分同位素值的季节变化 | 第52-55页 |
·不同水源的δD、δ~(18)O同位素关系比较 | 第55-57页 |
·植物水势变化分析 | 第57-59页 |
·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 | 第59-60页 |
·植物气孔交换及叶片δ~(13)C值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9页 |
·典型荒漠植物对水源的利用策略 | 第63-64页 |
·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与竞争关系 | 第64-65页 |
·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 | 第65-66页 |
·不同水分同位素样品的δD、δ~(18)O值之间的关系 | 第66页 |
·民勤典型荒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δ~(13)C值) | 第66-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第四章 民勤荒漠植物对降雨的利用研究 | 第69-82页 |
·前言 | 第6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69-70页 |
·试验取样及测定方法 | 第70页 |
·统计分析 | 第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荒漠植物对大的降雨(47.6mm)的吸收利用 | 第70-74页 |
·荒漠植物对较小降雨(6.0mm)的吸收利用 | 第74-76页 |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82页 |
·荒漠植物对大的降雨的吸收利用 | 第77页 |
·大的降雨对土壤水恢复和植被生长的作用 | 第77-78页 |
·荒漠植被对小的降雨的吸收利用 | 第78-79页 |
·不同生活型对降雨的吸收利用 | 第79-80页 |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荒漠植物对降雨响应的促进 | 第80页 |
·全球变化背景下降雨格局变化对荒漠植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80-82页 |
第五章 额济纳不同生境胡杨的水分利用研究 | 第82-101页 |
·前言 | 第82-85页 |
·胡杨及其分布 | 第82页 |
·胡杨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在维护荒漠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 第82-83页 |
·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与胡杨林的衰退 | 第83-84页 |
·胡杨林研究现状和本研究内容 | 第84-8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85-89页 |
·胡杨林样地设置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测定指标 | 第85-88页 |
·稳定同位素取样及测定方法 | 第88页 |
·土壤样品取样 | 第88页 |
·地下水埋深测量 | 第88页 |
·水势测定 | 第88页 |
·其它测定方法 | 第88-89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89页 |
·结果分析 | 第89-99页 |
·河岸胡杨林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 第89-96页 |
·戈壁胡杨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 第96-97页 |
·胡杨衰老木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 第97-98页 |
·额济纳植物木质部水与其它水源δD与δ~(18)O值的关系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5页 |
·典型荒漠植物的水分利用来源 | 第101-102页 |
·荒漠植物对土壤水、地下水的利用 | 第101页 |
·降雨对荒漠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与竞争关系 | 第102-103页 |
·生态输水对河岸胡杨林的影响 | 第103页 |
·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