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排汽回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排汽系统动态过程研究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排汽回收系统动态过程分析 | 第16-28页 |
·排汽回收系统 | 第16-17页 |
·排汽回收系统动态过程 | 第17-27页 |
·排汽回收系统运行工况概述 | 第17-18页 |
·冷凝器的运行工况 | 第18-19页 |
·冷凝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冷凝器的热力计算 | 第20-26页 |
·影响表面式冷凝器汽侧传热性能的因素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排汽回收系统数学模型 | 第28-45页 |
·简述 | 第28-29页 |
·建模方法介绍 | 第29-30页 |
·冷凝器物理模型 | 第30-31页 |
·基本模型分析 | 第31-38页 |
·冷凝器壳侧 | 第32-33页 |
·冷凝器管侧 | 第33页 |
·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33-35页 |
·基本模型的处理 | 第35-38页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38-44页 |
·壳侧微分方程 | 第38-43页 |
·管侧微分方程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应用MATLAB建模与仿真 | 第45-62页 |
·仿真算法研究 | 第45-46页 |
·仿真环境介绍 | 第46-51页 |
·Simulink模型创建 | 第47页 |
·Simulink的动态数据传递 | 第47-48页 |
·C语言子程序的链接 | 第48-49页 |
·S─函数及子系统的编写 | 第49-51页 |
·创建冷凝器仿真模型 | 第51-58页 |
·物性模块 | 第51-52页 |
·传热模块 | 第52-54页 |
·仿真计算模块 | 第54-58页 |
·仿真结果 | 第58-59页 |
·模型创建和仿真调试要注意的问题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仿真模型的验证与特性分析 | 第62-71页 |
·试验研究 | 第63-64页 |
·验证模型 | 第64-66页 |
·排汽压力6.0MPa下系统的动态特性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