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ECC算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数字签名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入侵容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主要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 | 第15-24页 |
| ·ECC原理 | 第15-20页 |
| ·有限域F_p上的椭圆曲线 | 第15-16页 |
| ·有限域F_2m上的椭圆曲线 | 第16-18页 |
| ·椭圆曲线域参数 | 第18页 |
|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 第18-19页 |
| ·ECC体制安全性分析 | 第19-20页 |
| ·基于ECC的零知识证明方法 | 第20-21页 |
|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ECDSA | 第21-22页 |
| ·一种改进的椭圆曲线签名方案P_ECDSA | 第22-24页 |
| 第3章 安全增强的基于ECC的门限签名方案研究 | 第24-34页 |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24页 |
| ·系统参数描述 | 第24-25页 |
| ·不需可信中心的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 第25-27页 |
| ·密钥生成协议 | 第25-26页 |
| ·共享验证协议 | 第26页 |
| ·秘密恢复协议 | 第26-27页 |
| ·周期秘密共享值的更新 | 第27页 |
| ·实例分析 | 第27-30页 |
| ·安全增强的基于ECC的门限签名方案TP_ECDSA | 第30-32页 |
| ·密钥生成协议 | 第30页 |
| ·签名发布协议 | 第30-31页 |
| ·签名验证协议 | 第31-32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32-34页 |
| 第4章 基于TP_ECDSA的入侵容忍CA方案研究 | 第34-49页 |
| ·认证中心CA的分析 | 第34-37页 |
| ·认证中心CA的结构模型 | 第34-35页 |
| ·认证中心CA的功能 | 第35-37页 |
| ·入侵容忍技术分析 | 第37-43页 |
| ·入侵容忍的概念 | 第37-38页 |
| ·入侵容忍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38-43页 |
| ·入侵容忍CA方案的设计要求 | 第43-44页 |
| ·入侵容忍CA的体系结构 | 第44-45页 |
| ·证书签名 | 第45页 |
| ·故障服务器的识别 | 第45-46页 |
| ·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 ·可用性 | 第46-47页 |
| ·安全性 | 第47页 |
| ·效率 | 第47-49页 |
| 第5章 数字签名方案P_ECDSA的实现 | 第49-58页 |
| ·椭圆曲线及安全参数的选取 | 第49页 |
|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9-55页 |
| ·运算模块 | 第50页 |
| ·椭圆曲线模块 | 第50-51页 |
| ·HASH函数模块 | 第51-52页 |
| ·密钥生成模块 | 第52-53页 |
| ·签名验证模块 | 第53-55页 |
| ·数字签名系统的运行 | 第55-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