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7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第9-1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关于博士生教育的研究第11页
     ·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探讨第11-12页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对相关概念的分析界定第13-17页
     ·博士生培养模式第13-14页
     ·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第14-17页
2 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历史第17-24页
   ·美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历史第17-20页
     ·孕育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17-18页
     ·繁荣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70年代)第18-19页
     ·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19-20页
   ·中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历史第20-24页
     ·初建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第20页
     ·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第20-22页
     ·稳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第22-24页
3 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第24-46页
   ·培养目标第24-26页
     ·美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第24-25页
     ·中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第25-26页
     ·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比较第26页
   ·入学形式第26-30页
     ·美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入学选拔第26-28页
     ·中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招生制度第28-30页
     ·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入学选拔比较第30页
   ·培养方式第30-40页
     ·课程修习第30-36页
     ·导师指导第36-37页
     ·科学研究第37-38页
     ·社会实践与实习第38-40页
   ·质量评价第40-46页
     ·考试制度第40-41页
     ·学位论文第41-46页
4 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第46-55页
   ·科学规划不同类型博士生的培养目标第46-47页
   ·改革现行的博士生招生制度第47-48页
   ·构建合理的博士生课程体系第48-50页
   ·加强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建设第50-51页
   ·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度第51-53页
   ·强化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
下一篇: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和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