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植酸酶的生物功能 | 第11-16页 |
·植酸酶的种类 | 第12-13页 |
·植酸酶的结构 | 第13-14页 |
·植酸酶活性调节因子 | 第14-15页 |
·植酸酶活性部位研究 | 第15-16页 |
·酶的化学修饰 | 第16页 |
·植酸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6-20页 |
·植酸酶的基因 | 第16-18页 |
·植酸酶的基因工程 | 第18-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1-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1-22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22-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5页 |
·产植酸酶菌株筛选 | 第24页 |
·植酸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植酸酶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26-31页 |
·植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31-33页 |
·植酸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33-34页 |
·植酸酶组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7页 |
·高产植酸酶菌株筛选 | 第35-37页 |
·植酸酶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37-42页 |
·黑曲霉总DNA 的提取 | 第37页 |
·植酸酶phyA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37-38页 |
·phyA 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植酸酶phyA 基因的序列测定 | 第40-41页 |
·植酸酶 phyA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第41-42页 |
·植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42-43页 |
·硫酸铵沉淀法粗分离 | 第42页 |
·Sephadex G-75 分子筛层析 | 第42-43页 |
·植酸酶的的纯化效果和分子量测定 | 第43页 |
·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3-49页 |
·酶活测定时间的确定 | 第43-44页 |
·植酸酶的Km 测定 | 第44-46页 |
·植酸酶的k_(cat),k_(cat)/K_m | 第46页 |
·植酸酶的最适pH | 第46-47页 |
·植酸酶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 第47-48页 |
·植酸酶热稳定性 | 第48-49页 |
·IAA 和DEP 修饰组氨酸残基后的酶失活动力学 | 第49-57页 |
·商品植酸酶的K_m 及V_(max) | 第49页 |
·IAA 对植酸酶的不可逆抑制 | 第49-54页 |
·DEP 对植酸酶的不可逆抑制 | 第54-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高产植酸酶菌株 | 第57-58页 |
·植酸酶的基因工程 | 第58页 |
·以IAA 和DEP 修饰植酸酶组氨酸残基的失活动力学 | 第58-59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