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自动检测仪器、仪表论文

无损探伤仪检定方法研究及检定装置的研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无损检测第13-14页
     ·概述第13页
     ·无损检测方法第13-14页
     ·无损检测应用第14页
   ·超声检测第14-15页
     ·超声检测方法第14-15页
     ·超声检测的应用第15页
   ·国防计量工作简介第15-21页
     ·计量概述第15-16页
     ·国防军工计量的地位与作用第16-17页
     ·国防军工计量的特点第17-20页
     ·国防军工计量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第20-21页
   ·探伤仪计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21-22页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无损检测设备的计量内容第23-30页
   ·检定内容第23页
   ·探头校准参数的确定第23-25页
     ·直探头校准参数的确定第24-25页
     ·斜探头校准参数的确定第25页
     ·校准系统资源配置的考虑第25页
   ·检定规程和方法的编修原则确定第25-26页
   ·探头参数的测量方法第26-29页
     ·相对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26页
     ·频率响应(回波频率)的测试方法第26-27页
     ·时域响应(回波长度)的测试方法第27页
     ·直探头声轴偏移和声束宽度的测试方法第27-28页
     ·斜探头 K 值的测试方法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第30-33页
   ·系统的总体要求第30-31页
     ·校准系统总体布局第30页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测试转换装置面板布局第30-31页
   ·系统技术指标第31-32页
     ·系统基本技术指标第31页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测试转换装置功能设计指标第31-32页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测试转换装置技术指标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超声探伤测试转换装置介绍第33-39页
   ·超声探伤测试转换装置硬件组成框图第33页
   ·电源电路第33-34页
   ·激励脉冲产生电路第34-35页
   ·激励脉冲放大电路第35页
   ·前置放大器电路第35-36页
   ·高频宽带放大器电路第36-37页
   ·检波、视频放大器电路第37-38页
   ·衰减器组件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第39-52页
   ·虚拟仪器概述第39-40页
   ·虚拟仪器的构成及其分类第40-42页
     ·虚拟仪器的硬件平台第40-41页
     ·虚拟仪器的软件第41页
     ·典型虚拟仪器实例第41-42页
   ·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第42-43页
     ·关于 I/O 接口仪器驱动程序的设计第42-43页
     ·关于仪器面板的设计第43页
     ·关于仪器功能算法的设计第43页
   ·虚拟仪器的特点第43-44页
   ·虚拟仪器开发语言 LabWindows/CVI第44-51页
     ·LabWindows/CVI 软件的特点第44-45页
     ·LabWindows/CVI 中对象编程的概念第45-46页
     ·LabWindows/CVI 下虚拟仪器软件的组成第46-47页
     ·用 LabWindows/CVI 设计虚拟仪器的步骤与方法第47页
     ·LabWindows/CVI 编程环境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PXI 总线及所选模块介绍第52-59页
   ·概述第52页
   ·PXI 简介第52-53页
   ·PXI 性能特性第53-55页
     ·电气特性第53页
     ·机械特性第53-54页
     ·冷却性能第54页
     ·选用 PXI 的主要优点第54-55页
   ·本项目所选用的 PXI 模块介绍第55-58页
     ·PXI-1044 交流电源14 插槽3U 机箱第55页
     ·PXI-5152 数字化仪第55-56页
     ·PXI-4072 数字多用表模块第56页
     ·PXI-5422 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第56-57页
     ·PXI-5660 RF 信号分析仪模块第57页
     ·PXI-8351 零槽控制器模块第57页
     ·PXI-6115 多功能DAQ 模块第57-58页
     ·PXI-4461 双路数据采集模块第58页
     ·PXI-2593 多路复用器/矩阵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七章 校准管理软件的设计分析第59-74页
   ·概述第59页
   ·系统主控程序设计分析第59-60页
     ·CTS—21 型、CTS—22 型、ECHOPE220 型探伤仪检定程序第59页
     ·kk30 探伤仪检定程序第59-60页
     ·直探头检定程序第60页
     ·斜探头检定程序第60页
     ·数据处理与输出程序第60页
     ·报表生成与打印驱动程序第60页
   ·系统软件设计的流程第60页
   ·校准管理软件的设计分析第60-67页
     ·探伤仪检定程序的设计分析第62-63页
     ·直探头检定程序的设计分析第63-64页
     ·斜探头检定程序的设计分析第64-65页
     ·数据处理与输出程序的设计分析第65-66页
     ·报表生成与打印程序的设计分析第66-67页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管理分析第67-73页
     ·主程序控制面板的设计分析第67-68页
     ·CTS-22 型探伤仪检测面板的设计分析第68-69页
     ·“水平线性检定”检测面板的设计分析第69-70页
     ·测量数值输入面板的设计分析第70-71页
     ·测量数据保存面板的设计分析第71页
     ·报表生成面板的设计分析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八章 系统可靠性及性能测试结果第74-81页
   ·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第74页
   ·MTBF 分析第74页
   ·系统可靠性分析第74-76页
   ·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第76-79页
   ·检定装置测试结果重复性分析第79-80页
   ·本章小结及结论第80-81页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及设想第81-85页
   ·结论第81页
   ·改进措施与设想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三维测量的高精度激光三角探头的研究
下一篇:欧盟地区政策研究: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