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小麦后代雄性不育现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9页 |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第9-18页 |
·离子束辅助遗传转化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21-26页 |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不育性和不育类型的鉴定 | 第29-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不育现象的可遗传性判定 | 第31页 |
·不育性的鉴定 | 第31-33页 |
·不育类型的鉴定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不育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第37-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不育性与田间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 | 第38-41页 |
·不育低株和可育高株品质差别 | 第41-45页 |
·低株和高株分离比例的适合性测验 | 第45-47页 |
·不育性与苗期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不育性与蛋白质品质相关关系研究 | 第52-82页 |
·不育性与蛋白质品质相关关系研究 | 第53-6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4页 |
·不育株和正常株系间蛋白品质比较 | 第54-55页 |
·不育株在S1代的品质分析 | 第55-57页 |
·不育株在S2代的品质分析 | 第57页 |
·不育株在S3代的品质分析 | 第57-61页 |
·不育性与蛋白品质关系遗传性分析 | 第61-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不育株系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 第67-8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8-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不育株系的谷蛋白电泳分析 | 第71-72页 |
·不育株系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 第72-76页 |
·讨论 | 第76-82页 |
第五章 不育性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途径探索 | 第82-8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3-85页 |
·讨论 | 第85-8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