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20页 |
1 导论 | 第2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4-25页 |
2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及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 | 第25-32页 |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现述 | 第27-28页 |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 | 第28-32页 |
·英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 第28-31页 |
·德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31-32页 |
3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 第32-43页 |
·农村合作金融不稳定的制度演进 | 第32-34页 |
·农村合作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远滞后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求 | 第34-37页 |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结构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内控要求相差甚远 | 第34-35页 |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符合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 | 第35-37页 |
·企业文化激励功能被漠化 | 第37页 |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3页 |
·内部控制制度零散,未形成系统 | 第38页 |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机制有待于完善 | 第38-39页 |
·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不健全 | 第39页 |
·会计控制未发挥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的功能 | 第39-41页 |
·内部稽核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第41-43页 |
4 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中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 第43-57页 |
·重视农村合作银行人力资本产权的必要性 | 第43-49页 |
·现代企业理论凸现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所有者的价值创造作用 | 第43-45页 |
·实现人力资本企业产权的必要性 | 第45-47页 |
·农村合作银行实现人力资本企业产权的重要意义 | 第47-49页 |
·农村合作银行人力资源心理契约满足的重要性 | 第49-51页 |
·心理契约概念及心理契约违背 | 第49-50页 |
·心理契约在农村合作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 第51-57页 |
5 构建以人为本的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措施 | 第57-66页 |
·构建农村合作银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57-58页 |
·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 | 第57页 |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再造 | 第57-58页 |
·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 | 第58页 |
·充分利用银监会的123工程培训各类经营管理人才 | 第58页 |
·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的系统构建 | 第58-64页 |
·完善农村合作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9页 |
·完善授信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 | 第60-61页 |
·建立能外显知识员工经营过程重要信息的数据库系统 | 第61-62页 |
·建立高度独立的稽核审查系统 | 第62-63页 |
·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文化观 | 第63-64页 |
·加强与完善农村合作银行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约束 | 第64-66页 |
·健全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机制 | 第64-65页 |
·加强农村合作银行的信息披露,实现市场与社会约束 | 第65-66页 |
6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72页 |
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