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关系相似性对幼儿符号表征的影响作用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24页 |
·符号的定义 | 第7-12页 |
·对于“符号”定义的争论 | 第8-9页 |
·本文采用的概念 | 第9-12页 |
·符号的双重表征 | 第12页 |
·符号的双重性 | 第12页 |
·双重表征 | 第12页 |
·研究方法(符号寻找任务) | 第12-14页 |
·比例模型任务 | 第13-14页 |
·录像和图片任务 | 第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双重表征的实验证据 | 第14-15页 |
·年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影响符号能力的因素 | 第16-20页 |
·空间关系相似性对成绩影响的研究 | 第20-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本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39页 |
·实验1 | 第24-33页 |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讨论 | 第30-33页 |
·实验二 | 第33-39页 |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3. 总讨论 | 第39-41页 |
·幼儿的符号表征能力 | 第39页 |
·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表征能力 | 第39-40页 |
·表面相似性的作用 | 第40-41页 |
4. 结论 | 第41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