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C11-α羟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甾体化合物的功能与应用 | 第7-8页 |
·甾体的C_(11)-α羟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研究 | 第10-11页 |
·立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一步转化工艺的研究 | 第13-22页 |
·引言 | 第1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3-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14页 |
·菌种 | 第14页 |
·培养基 | 第14-15页 |
·培养与转化条件 | 第15页 |
·提取及转化率分析方法 | 第15页 |
·pH 及菌丝干重测定 | 第15页 |
·还原糖和氨基氮测定 | 第15页 |
·10L 罐放大条件 | 第15-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21页 |
·培养基优化实验 | 第16-18页 |
·溶料方式的确定 | 第18页 |
·C、D 配方的考察和投料时间的确定 | 第18-19页 |
·二级摇瓶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19-20页 |
·10L 罐放大实验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稀释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22-37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菌种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页 |
·培养与稀释转化 | 第23-24页 |
·溶料方法 | 第24页 |
·提取及转化率分析方法 | 第24页 |
·pH 及菌丝干重测定 | 第24页 |
·还原糖和氨基氮测定 | 第24页 |
·10L 罐放大条件 | 第24-25页 |
·20L 罐放大条件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稀释比例的确定 | 第25-26页 |
·加水量的影响 | 第26页 |
·吐温及甘油聚醚对转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pH 对转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投料时机和转化周期的关系 | 第28页 |
·投料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培养基各因素的影响 | 第29页 |
·培养基中添加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29-30页 |
·转化期加入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30-31页 |
·添加磷酸盐对转化的影响 | 第31页 |
·两次投料的研究 | 第31-32页 |
·补水工艺和稀释工艺的比较 | 第32-33页 |
·10L 罐发酵过程曲线 | 第33页 |
·20L 罐发酵过程曲线 | 第33-34页 |
·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及晶体形态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菌体结球问题的研究 | 第37-42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7页 |
·菌种 | 第37页 |
·培养基 | 第37-38页 |
·种子液制备方法 | 第38页 |
·菌体培养及转化 | 第38页 |
·菌丝观察方法 | 第38页 |
·提取及转化率分析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接种量及种龄对菌丝结球的影响 | 第38-39页 |
·吐温对结球的影响 | 第39页 |
·氮源对结球的影响 | 第39页 |
·pH 对结球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其他因素对结球的影响 | 第40页 |
·菌丝形态的观察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2-44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一步转化工艺 | 第42页 |
·稀释转化工艺 | 第42-43页 |
·金龟子绿僵菌结球因素 | 第43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49页 |
稀释工艺 10L 罐转化结果 | 第49-50页 |
稀释工艺 20L 罐转化结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