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造纸工业论文--制浆工艺论文--漂白论文

漂白桉木浆细小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课题来源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9页
     ·我国造纸行业发展概况第8-9页
     ·造纸湿部化学及其发展趋势第9-11页
     ·白水封闭循环对纸机湿部化学系统的影响第11-13页
       ·对化学助剂第12页
       ·对湿部系统稳定性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5页
     ·细小纤维概述第15-18页
     ·无机盐电解质的积累对造纸纤维及细小纤维性质的影响第18-19页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细小纤维处理及基本特性研究第21-36页
   ·前言第21页
   ·实验原料及主要实验仪器第21-22页
     ·实验原料第21页
     ·实验仪器第21-22页
   ·研究步骤与方法第22-23页
     ·细小纤维来源第22页
     ·金属离子含量测定第22-23页
       ·纸浆的准备第22页
       ·金属离子的测定第22-23页
     ·细小纤维的聚戊糖的测定第23页
     ·细小纤维灰分的测定第23页
     ·细小纤维的物理形态的观察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35页
     ·纤维去金属离子处理方法的确定第23-25页
     ·各纤维级份比例第25-26页
     ·细小纤维的聚戊糖含量、灰分的测定第26-27页
     ·细小纤维去金属离子处理前后金属离子及灰分的测定第27-33页
       ·各纤维级份在净化前金属离子及灰分的分布第27-30页
       ·各纤维级份在净化后金属离子及灰分的分布第30-32页
       ·金属离子去除率第32-33页
     ·细小纤维的物理形态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细小纤维湿部化学特性研究第36-56页
   ·前言第36页
   ·实验原料及主要实验仪器第36-37页
     ·实验原料第36页
     ·实验仪器第36-37页
   ·研究步骤与方法第37-40页
     ·细小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第37页
     ·细小纤维羧基含量的测定第37-38页
     ·细小纤维表面电荷的测定第38-39页
     ·细小纤维保水值的测定第39页
     ·细小纤维滤水时间及叩解度测定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54页
     ·保水值测定方法的确定第40-41页
     ·细小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研究第41-42页
       ·细小纤维的比表面积第41-42页
       ·细小纤维的羧基含量第42页
     ·细小纤维湿部化学特性研究第42-54页
       ·pH值对细小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第42-49页
       ·电导率对细小纤维表面化学特性的影响第49-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纸浆比表面积和叩解度与保水值的关系第56-74页
   ·前言第56页
   ·实验原料及主要实验仪器第56-57页
     ·实验原料第56页
     ·实验仪器第56-57页
   ·研究步骤与方法第57页
     ·纤维去金属离子处理方法见2.4.1第57页
     ·纤维保水值测定方法见3.4.1第57页
     ·纤维比表面积测定方法见3.3.1第57页
     ·纤维物理形态观察方法见2.3.5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73页
     ·不同磨浆转数磨浆后纸浆的叩浆度第57页
     ·不同磨浆转数下纤维的物理形态第57-59页
     ·比表面积与保水值的关系第59-68页
       ·不同磨浆数纤维比表面积和保水值关系第59-60页
       ·R_(30)、R_(50)、R_(100)、P_(200)和P’_(200)比表面积和保水值关系第60-61页
       ·不同磨浆数与筛分后纤维比表面积和保水值关系第61页
       ·pH值变化时纸浆比表面积对保水值的影响第61-65页
       ·NaCl浓度变化时纸浆比表面积对保水值的影响第65-68页
     ·叩解度与保水值的关系第68-73页
       ·不同磨浆数与筛分后纤维叩解度和保水值关系第68-69页
       ·pH值变化时纸浆叩解度对保水值的影响第69-71页
       ·NaCl浓度变化时纸浆叩解度对保水值的影响第71-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详细摘要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对经济的影响(1840—1936)
下一篇: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演进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