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中华法系传统下教育法的孱弱及其司法化改进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前言 从一个案例谈起第11-15页
第一章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论点第15-17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文献法第17页
  二、案例法第17页
 第三节 本文论点第17页
第二章 民办教育立法理路的冲突第17-21页
第三章 教育法屏弱及其主要表现第21-35页
 一、行政(政策)代替法律第21-22页
 二、体系不全第22-24页
 三、教育仲裁制度缺乏第24页
 四、存在立法冲突,问题解决方法混乱——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4-27页
 五、立法技术水平不高第27-31页
 六、教育法具有非司法性第31-32页
 七、教育立法体制不健全第32-33页
 八、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导致司法问题重重第33-34页
 九、教育法修订缓慢,适时进行教育法规的修订与清理第34页
 十、重经济法,轻教育法第34-35页
第四章 中华法系之传统第35-48页
 第一节 法律制度特征第36-38页
  一、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36-37页
  二、寓礼于法,礼法结合第37页
  三、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第37-38页
  四、行政与司法合体,司法受行政干预第38页
 第二节 法律思想特征第38-41页
  一、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思想的主流第38-39页
  二、皇权至上,权大于法第39-40页
  三、缺乏个人本位的民主法律思想第40页
  四、变革创新的火种代代相传第40-41页
 第三节 中华法系传统在现当代法律现象中的反映第41-42页
 第四节 教育法应反思的三个问题第42-48页
  一、皇权大于法权、行政大于法律问题——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应由司法提供有效保障第42-43页
  二、伦理纲常入法——关于“礼”与“特权”第43-45页
  三、重刑轻民问题——以政策代替法律、重经济法轻教育法的倾向第45-48页
第五章 教育法的司法化第48-62页
 第一节 教育法司法化建议要点第48-54页
  一、近期目标第48-51页
  二、远期目标第51-54页
 第二节 提升教育立法技术水平第54-62页
  一、形式结构第54-56页
  二、内容结构第56-60页
  三、立法语言的一般要求第60-62页
附录第62-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后记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与无线遥控的研究
下一篇:榆林能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