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企业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8页 |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知识管理研究的兴起 | 第9-10页 |
1.2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5页 |
1.2.1 对企业知识管理内涵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对企业知识管理运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3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趋势 | 第15页 |
1.4 小结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东西方人性论的比较及自在人假设的提出 | 第18-31页 |
2.1 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分析 | 第18-22页 |
2.2 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 | 第22-24页 |
2.3 自在人(self-free man)假设的提出 | 第24-28页 |
2.4 自在人(self-free man)的特征 | 第28-31页 |
2.4.1 更大的自主权 | 第28-29页 |
2.4.2 更高的自由度 | 第29页 |
2.4.3 更强的自觉性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 S管理模式的提出及其主张和意义 | 第31-43页 |
3.1 企业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31-34页 |
3.1.1 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 第31-32页 |
3.1.2 知识资源、知识资本、知识管理、信息管理 | 第32-33页 |
3.1.3 知识管理的目的和基本职能 | 第33-34页 |
3.2 S管理模式的提出及其主张 | 第34-40页 |
3.2.1 弹性管理 | 第36-37页 |
3.2.2 组织重塑 | 第37-38页 |
3.2.3 文化熏陶 | 第38页 |
3.2.4 创新至上 | 第38-39页 |
3.2.5 赏罚分明 | 第39-40页 |
3.3 S管理模式的意义 | 第40-43页 |
第四部分 S管理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 | 第43-51页 |
4.1 实施主体的设立 | 第43-46页 |
4.2 知识捕获 | 第46-47页 |
4.3 知识共享 | 第47-48页 |
4.4 知识创新 | 第48-49页 |
4.5 知识评估 | 第49-51页 |
第五部分 S管理模式实施的主要载体 | 第51-60页 |
5.1 主要载体分析 | 第51-52页 |
5.2 IT载体 | 第52-57页 |
5.2.1 IT载体的实施 | 第53-56页 |
5.2.2 知识管理系统(KMS)的成果 | 第56-57页 |
5.3 非IT载体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