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活性炭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0页
   ·引言第9-10页
   ·氨合成热力学和动力学第10-11页
     ·氨合成热力学第10页
     ·氨合成动力学第10-11页
   ·氨合成铁催化剂第11-14页
     ·铁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第12页
     ·铁催化剂的助剂第12-13页
     ·影响铁基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第13-14页
       ·结构因素第13-14页
       ·电子因素第14页
   ·氨合成钌催化剂第14-28页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上H_2、N_2 合成NH_3的作用基理第15-16页
     ·钌催化剂的活性前躯体第16-18页
     ·钌催化剂的助剂第18-21页
     ·钌催化剂的载体第21-26页
       ·活性炭载体第21-23页
       ·氧化物载体第23-24页
       ·其它种类的载体第24-26页
     ·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6-28页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工业应用前景第28-29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实验第30-37页
   ·试验试剂第30页
   ·试验设备及仪器第30-31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活性炭载体的氧化扩孔处理第31页
     ·钌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含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第31页
   ·含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粘度的测定第31-32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2-33页
   ·催化剂表征第33-37页
     ·N_2物理吸附第33-34页
     ·CO化学吸附第34-36页
     ·X 射线衍射(XRD)第36-37页
第三章 活性炭载体扩孔处理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37-52页
   ·引言第37-38页
   ·活性炭载体第38-39页
   ·不同温度扩孔处理的活性炭载体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39-43页
     ·扩孔温度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第39-41页
       ·不同温度扩孔处理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第39-40页
       ·不同温度扩孔处理活性炭的孔分布第40-41页
     ·不同温度扩孔处理的活性炭载体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1页
     ·活性炭载钌催化剂的XRD 表征第41-42页
     ·活性炭载体不同扩孔温度对钌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扩孔时间长短对活性炭载体织构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3-46页
     ·扩孔时间对活性炭表面织构的影响第43-45页
       ·经不同时间扩孔处理的活性炭的N2 吸附等温线第44页
       ·扩孔处理时间对活性炭孔径分布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扩孔时间处理的活性炭载体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扩孔时间处理的活性炭载体对钌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6页
   ·钌负载量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6-47页
   ·还原温度对钌分散度的影响第47-48页
   ·单助剂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8-49页
   ·双助剂对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对Ru/A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2-71页
   ·引言第52页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第52-53页
   ·表面活性剂对活性炭表面织构的影响第53-55页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对钌催化剂中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55-56页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对Ru-Ba-K/AC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6-58页
     ·相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 Ru-Ba-K/AC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对Ru-Ba-K/AC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钌盐溶液的表面张力对Ru-Ba-K/AC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钌含量的钌催化剂活性和钌分散度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钌含量的钌催化剂的XRD 表征第60-62页
   ·浸渍方法对Ru-Ba-K/AC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2-63页
   ·干燥条件对钌分散度的影响第63-66页
     ·催化剂干燥时间的研究第64-65页
     ·干燥方式对Ru-Ba-K/AC催化剂活性及分散度的影响第65-66页
   ·还原温度对钌分散度及粒径的影响第66-67页
   ·表面活性剂对Ru-Ba-K/AC催化剂耐热性的影响第67-69页
     ·耐热前后钌催化剂的化学吸附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工作总结第71-72页
   ·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作者简介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在人:企业知识管理的人性假设及其思想创新--S管理模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