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3页 |
| 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 第13-17页 |
|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 第13页 |
|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 第13-15页 |
|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第17-26页 |
| 2.1 合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第17-20页 |
| 2.2 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第20-26页 |
| 第三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 | 第26-36页 |
| 3.1 虚构交易,操纵利润 | 第26-27页 |
| 3.2 操纵收入、费用,调节利润 | 第27-30页 |
| 3.3 会计方法和会计原则的不恰当利用 | 第30-32页 |
| 3.4 关联交易准则的不恰当利用 | 第32-33页 |
| 3.5 其他操纵利润、调节资产行为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 | 第36-54页 |
| 4.1 提高会计诚信,净化社会环境 | 第36-37页 |
| 4.2 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 第37-38页 |
| 4.3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 第38-39页 |
| 4.4 创新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39-40页 |
| 4.5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40-42页 |
| 4.6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第42-44页 |
| 4.7 强化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 | 第44-46页 |
| 4.8 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加强群众监督 | 第46-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