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护理、护理学 | 第11页 |
·职业教育 | 第11-12页 |
·培养目标 | 第12页 |
·课程、课程设置 | 第12-13页 |
·护理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24页 |
·人类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的变化 | 第14-15页 |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 | 第15页 |
·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 第15-16页 |
·各国、各地区护理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文献研究 | 第16-20页 |
·我国对护理高等教育的要求 | 第20-21页 |
·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的文献研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 | 第26-28页 |
·有关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 | 第28-30页 |
·专业教师对高职课程设置现状的评价 | 第28页 |
·高职毕业生对高职课程设置现状的评价 | 第28-29页 |
·临床带教老师对高职课程设置的建议 | 第29页 |
·对医院护理管理者的访谈 | 第29-30页 |
·现有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4页 |
·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护理专业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 | 第30-31页 |
·与护理专业中职课程设置的比较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 第34-47页 |
·明确护理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 | 第34-35页 |
·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应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层次有所区别 | 第34页 |
·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岗位需求及培养目标 | 第34-35页 |
·对校本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 第35-47页 |
·调整公共基础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第37-39页 |
·综合专业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 第39-40页 |
·调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突出护理特色 | 第40页 |
·强化社区、家庭护理,满足社会需求 | 第40-41页 |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宣教能力 | 第41-42页 |
·引入医院感染学,填补课程空白 | 第42页 |
·课程设置弹性化,充分发挥自主性 | 第42-43页 |
·定向培养,体现“能力本位” | 第43-44页 |
·提高实践课时的比例,边做边学 | 第44页 |
·拓展实习内容,穿插安排实习 | 第44-45页 |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新的课程设置 | 第45页 |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校本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中需兼顾的问题 | 第47-49页 |
·人群需要与生源特点 | 第47页 |
·师资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班级的设置 | 第47页 |
·临床实习基地建立 | 第47-48页 |
·统筹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 | 第48页 |
·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制定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