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 实验处理 | 第17页 |
2.2.1 整株干旱和光抑制处理 | 第17页 |
2.2.2 离体叶片干旱和光抑制处理 | 第17页 |
2.3 实验测定方法 | 第17-27页 |
2.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2.3.2 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的测定 | 第18页 |
2.3.3 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18页 |
2.3.4 水稻叶绿体的提取 | 第18-20页 |
2.3.4.1 提取液 | 第18-19页 |
2.3.4.2 提取过程 | 第19-20页 |
2.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3.6 叶绿体完整率的测定 | 第20-22页 |
2.3.6.1 镜检 | 第20页 |
2.3.6.2 Hill反应速率测定叶绿体完整率 | 第20-22页 |
2.3.6.2.1 测定液 | 第20页 |
2.3.6.2.2 测定过程 | 第20-22页 |
2.3.7 叶绿体膜组分的分离纯化 | 第22页 |
2.3.7.1 所用溶液 | 第22页 |
2.3.7.2 分离纯化过程 | 第22页 |
2.3.8 膜蛋白质的提取 | 第22-24页 |
2.3.8.1 所用试剂 | 第22-23页 |
2.3.8.2 提取过程 | 第23-24页 |
2.3.9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24-27页 |
2.3.9.1 第一向电泳(等电聚焦) | 第24-25页 |
2.3.9.1.1 所用溶液 | 第24-25页 |
2.3.9.1.2 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2.3.9.2.第二向电泳—SDS-PAGE | 第25页 |
2.3.9.3 染色 | 第25-27页 |
2.3.9.3.1 银染 | 第25-26页 |
2.3.9.3.2 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26页 |
2.3.9.3.3 胶的保存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3.1 土壤干旱对土壤含水量和叶片水势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土壤干旱和强光处理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8页 |
3.3 干旱和强光对水稻光合光化学反应特性的影响 | 第28-33页 |
3.4 水稻叶片叶绿体提取和完整率的鉴定 | 第33-34页 |
3.5.叶绿体膜组分的分离纯化和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 | 第34-37页 |
3.5.1 膜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3.5.2 不同上样量对2-DE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3 SDS-PAGE凝胶浓度对2-DE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土壤干旱和强光处理对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7-45页 |
3.6.1 土壤干旱处理对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7-40页 |
3.6.2 强光处理及其与干旱互作对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0-45页 |
3.7 干旱和强光处理对离体水稻叶片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5-49页 |
3.7.1 干旱和强光处理对9311离体叶片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5-47页 |
3.7.2 干旱和强光处理对日本晴离体叶片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62页 |
1、干旱胁迫和强光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2、土壤干旱和强光处理对水稻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1-62页 |
水稻叶片叶绿体提取方法和2-D电泳条件的建立 | 第51-53页 |
9311和日本晴水稻叶绿体膜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 | 第53-6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1.SDS-PAGE凝胶配方 | 第67页 |
2.银染试剂配方 | 第67页 |
3.考染试剂配方 | 第67-68页 |
4.平衡缓冲液配方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