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第11-29页 |
| ·猪瘟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猪瘟的流行与分布 | 第11页 |
| ·猪瘟的临床症状 | 第11-12页 |
| ·猪瘟的诊断 | 第12页 |
| ·猪瘟病毒粒子结构、形态及理化特性 | 第12-13页 |
| ·CSFV 的侵入及其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 第13-14页 |
| ·CSFV 在宿主细胞中的繁殖过程 | 第14-15页 |
|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 ·CSFV 的基因组结构和全序列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 ·CSFV 的基因组结构 | 第16页 |
| ·CSFV 基因组全序列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CSFV 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 第18-21页 |
| ·猪瘟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8-20页 |
| ·非结构蛋白及功能 | 第20-21页 |
| ·CSFV 基因组内部的缺失、重组与感染CSFV 细胞出现CPE 的关系 | 第21-22页 |
| ·NS3 基因在病毒的复制及病毒与宿主细胞关系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 ·猪瘟病毒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 ·囊膜结构糖蛋白E2 和E0 是CSFV 的主要保护性抗原 | 第25-26页 |
| ·猪瘟的防制策略与防制新技术的研究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猪瘟Shimen株P80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44页 |
| ·材料 | 第30-32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0页 |
| ·主要工具酶和试剂及各种细胞培养基 | 第30-31页 |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0页 |
| ·细胞培养用试剂 | 第30页 |
| ·细胞消化用试剂 ATV(Antibiotic trypsin versen)使用液 | 第30-3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 ·DNA 操作中其他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 ·LB 培养基 | 第31页 |
| ·溶液Ⅰ、Ⅱ、Ⅲ | 第31页 |
| ·饱和平衡酚(pH8.0)/氯仿/异戊醇(V/V/V 25:24:1) | 第31页 |
| ·TE 缓冲液 | 第31-32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32-37页 |
|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回收 | 第32-34页 |
| ·CSFV 总RNA 的提取 | 第32页 |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2-33页 |
| ·RT-PCR 及nPCR扩增 | 第33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33-34页 |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4-35页 |
| ·PCR 产物与pMD18-T 载体载体的连接 | 第34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35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5页 |
|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第35-36页 |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5-36页 |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6页 |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36-37页 |
| ·结果 | 第37-42页 |
| ·RT-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 | 第37页 |
| ·目的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 第37-39页 |
| ·重组质粒PCR 鉴定 | 第37页 |
|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第37-38页 |
|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 | 第38-39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 第39-42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PCR 鉴定 | 第39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9-40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测序鉴定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P80 基因的高度保守性 | 第42页 |
| ·RNase 的存在与否及引物的设计是RT-PCR 成败的关键 | 第42页 |
| ·nPCR 可增强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第42-43页 |
|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EGFP-C1 为本实验真核表达载体的优点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P80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表达及p80 蛋白对PK-15 细胞致病变作用的研究 | 第44-53页 |
| ·材料 | 第44-45页 |
| ·质粒与细胞 | 第44页 |
| ·试剂 | 第44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44-45页 |
| ·DNA 操作中其他有关主要试剂 | 第45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45-46页 |
| ·质粒的克隆 | 第45页 |
| ·P80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表达 | 第45页 |
| ·细胞转染前的准备 | 第45页 |
| ·细胞转染 | 第45页 |
| ·转染后的观察 | 第45页 |
| ·表达蛋白的检测 | 第45-46页 |
| ·p80 蛋白对宿主细胞PK-15 的致病变作用研究 | 第46页 |
| ·于96 孔细胞培养板中转染细胞 | 第46页 |
| ·四唑盐(MTT)比色和测定OD 值 | 第46页 |
| ·结果 | 第46-48页 |
| ·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的荧光鉴定 | 第46-47页 |
| ·p80 蛋白的SABC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47页 |
| ·p80 蛋白对PK-15 细胞致病变作用的检测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2页 |
| ·影响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的因素 | 第48-50页 |
| ·预实验找出阳性脂质体与DNA 的最佳用量比例 | 第48-49页 |
| ·细胞的状态 | 第49页 |
| ·血清 | 第49-50页 |
| ·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目的蛋白 | 第50-51页 |
| ·p80 蛋白对PK-15 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