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7页 |
1.2 本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1 当前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动态 | 第17页 |
1.2.2 当前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 第19页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农业 | 第21页 |
2.1.2 农业产业化的由来、内涵和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2.1.3 对利益联结机制的深刻理解 | 第23-24页 |
2.2 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24-29页 |
2.2.1 平均利润理论 | 第24-25页 |
2.2.2 边际效益理论 | 第25页 |
2.2.3 利益共同体理论 | 第25-27页 |
2.2.4 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27-29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的基本组织载体模式探析 | 第29-36页 |
3.1 龙头企业 + 农户 | 第30-31页 |
3.2 专业市场 + 农户 | 第31-32页 |
3.3 企业 + 合作经济组织 + 农户 | 第32-34页 |
3.4 市场 + 中介组织 + 农户 | 第34-36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主要模式探析 | 第36-43页 |
4.1 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37-40页 |
4.1.1 以确定合同保证价格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38-39页 |
4.1.2 以确定市场保护价格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39页 |
4.1.3 以按交易额返还利润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39-40页 |
4.2 以要素契约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40-43页 |
4.2.1 以补偿贸易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41页 |
4.2.2 以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41页 |
4.2.3 以租赁机制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41页 |
4.2.4 以内部价格加二次分配为特征的分配模式 | 第41-43页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7页 |
6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保障措施 | 第47-55页 |
6.1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 第47-49页 |
6.2 大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 第49-50页 |
6.3 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第50-51页 |
6.4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 | 第51页 |
6.5 加强各项制度建设 | 第51-52页 |
6.6 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第52-55页 |
7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