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锌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镓、锗、铟性质和资源 | 第9-12页 |
| ·镓、锗、铟用途和市场分析 | 第12-14页 |
| ·镓、锗、铟生产现状 | 第14-17页 |
| ·浸锌渣处理现状 | 第17-20页 |
| ·本项目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2-31页 |
| ·原料性能分析 | 第22-23页 |
| ·浸锌渣 | 第22-23页 |
| ·还原煤 | 第23页 |
| ·工艺流程选择 | 第23-28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 ·原料处理 | 第28页 |
| ·成型试验 | 第28-29页 |
| ·还原试验 | 第29页 |
| ·磨矿分选试验 | 第29-30页 |
| ·矿相鉴定及物相分析 | 第30页 |
| ·高酸浸出—铁粉还原—富集—萃取法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浸锌渣回转管还原焙烧试验研究 | 第31-46页 |
| ·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 ·实验原料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 ·升温制度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恒温温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内配煤粉团块的还原焙烧试验 | 第39-42页 |
| ·粘结剂的影响 | 第42-44页 |
| ·还原煤种类的影响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火模”还原焙烧扩大试验研究 | 第46-53页 |
| ·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46-47页 |
| ·采用对辊压团成型时恒温时间地影响 | 第46-47页 |
| ·采用圆筒造球成型时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47页 |
| ·C—5粘结剂用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冷却方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湿球入窑试验 | 第50-51页 |
| ·推荐的工艺流程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还原产品的磨选试验研究 | 第53-64页 |
| ·磨矿试验 | 第53-55页 |
| ·磨矿特性曲线 | 第53-54页 |
| ·磨矿粒度组成与磨矿条件的关系 | 第54-55页 |
| ·磁选试验 | 第55-56页 |
| ·磁场强度的影响 | 第55页 |
| ·磨矿参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磨选流程的选择 | 第56-57页 |
| ·综合条件试验 | 第57-59页 |
| ·其它元素的富集回收效果 | 第59-63页 |
| ·锗的回收状况 | 第59-60页 |
| ·银的回收状况 | 第60-61页 |
| ·铅的回收 | 第61-62页 |
| ·部分磁鼓分选样品中Ge和Ag的富集品位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海绵铁中提取有价元素镓和锗的研究 | 第64-71页 |
| ·试验原料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 第64-6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 ·镓和锗的浸出 | 第66-67页 |
| ·富镓、锗液萃取 | 第67-69页 |
| ·溶剂萃取过程中的乳化与消除 | 第69-70页 |
| ·萃取剂和反萃剂的回收与使用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建议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发表的文章 | 第77页 |